五一节后A股表现前瞻:消费金融两大行业或领涨
AI导读: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上涨概率较高。分析师指出,A股短期表现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五一”前后,消费和科技行业有望迎来短期表现优势,特别是消费和大金融行业。建议关注相关政策扶持和行业趋势上行的领域。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15年中共上涨7次,2020年以后5年中有4年上涨。分析师指出,“五一”假期后A股短期表现主要受政策、外部事件、流动性及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

华金证券邓利军在4月27日研报中表示,复盘历史数据,“五一”前后消费、大金融行业表现通常占优,领涨的行业主要受政策扶持、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推动。自2016年以来,“五一”前、后10个交易日消费和大金融行业表现突出,例如2016、2019、2022年的食品饮料行业,2018、2021年的医药行业,以及2017年的非银金融行业,2020年的消费者服务行业在“五一”前10个交易日领涨;而2016、2018、2020年的食品饮料,2019、2021年的综合金融则在“五一”后10个交易日领涨。此外,“五一”前后领涨的行业主要受政策扶持和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推动。


分析师表示,今年“五一”前后消费和科技行业有望迎来短期表现优势。一是参考历史数据,消费和大金融行业相对占优,旅游、出行旺季的客流高峰将直接带动消费,叠加近期多地促销活动释放消费需求,因此今年假期前后消费(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者服务等)、大金融(非银金融、银行等)行业有望继续领先。二是当前政策支持方向聚焦于提振内需相关的消费和创新、自主可控相关的科技领域,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则指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行业。
东莞证券魏红梅等人在4月28日研报中指出,近期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提振内需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一环,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结合国内消费积极定调,预计后续促消费政策的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加大。白酒、大众品中与餐饮供应链相关的顺周期板块值得重点关注,特别是白酒板块,可关注两大主线。第一,优选确定性,建议关注高端白酒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次高端白酒与区域白酒可关注动销表现良好的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等。第二,关注前期超跌且存在困境反转可能的标的,如水井坊等。大众品板块方面,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餐饮链板块,如啤酒、调味品等。二是关注高成长、高景气的板块,如零食板块。三是关注受益于生育政策催化的板块,如乳品龙头。具体标的方面,可重点关注青岛啤酒、海天味业、伊利股份、盐津铺子等。
天风证券孙谦在4月25日研报中表示,白电受益于政策持续拉动线下零售,外销保持高景气。黑电则因政策带动国内结构改善,龙头企业在海外高端渠道占位助力发展。厨房大电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对厨电刚需品类需求提振效果显著。小家电方面,清洁电器Q1内销增速亮眼,外销实现量价齐升。上游零部件行业方面,下游政策或继续拉动全年需求,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单车价值量。标的推荐:1)大家电: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海信家电;2)小家电:如科沃斯、极米科技、小熊电器;3)厨大电:如华帝股份、老板电器;4)黑电:如TCL电子;5)其他家电:如盾安环境(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等。
东方财富证券王舫朝等人在4月30日研报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之中,在此背景下,券商间的资源互补与整合需求日益凸显,并购重组成为重构能力体系和竞争格局的重要选择。中国证券行业有望迎来并购整合加速期,值得重点关注。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并购整合引导,注册制、“两强两严”、分类评级改革等举措协同推进,释放出优化行业结构、提升资本效率的明确信号。行业端则面临资本差异、业务趋同与国际化不足等现实压力,整合趋势与能力重塑同步推进。并购不再仅仅是规模扩张的手段,更成为资本修复、能力协同与估值重构的重要途径,具备资源互补、协同空间和落地基础的机构有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中国银河、西部证券、信达证券、中信证券以及金融科技相关企业等。
东莞证券吴晓彤在4月29日研报中表示,2024年银行业整体业绩稳健,在外围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受到的扰动相对较小,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以及沪深300ETF因其稳定分红、低估值、高股息价值等特质而受到避险资金的青睐,同时受益于降准、扩内需、财政部注资等政策托底,被动资金或将持续流入。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板块作为确定性较强的布局方向,其防御性和红利价值继续被看好。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关注高股息、低估值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二是关注具备区域优势、业绩确定性强、地方债风险改善的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三是关注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释、扩内需下零售端业务修复的招商银行。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五一节后A股展望:历史数据显示两大行业上涨概率高,核心受益标的梳理)
(责任编辑:18)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