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港股市场一季度涨幅显著,但二季度不确定性增加。机构建议配置高股息公司作为底仓,获取确定收益。港股高股息股票主要集中在能源、银行等领域。但专家提醒警惕“高股息陷阱”,需多维度考量企业基本面,避免风险。

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迎来了15.25%的恒生指数涨幅,但二季度以来,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加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众多机构建议投资者在震荡中寻找“避风港”,配置盈利预期稳健的高股息公司,获取相对确定的股息收益。

然而,专家也指出需警惕“高股息陷阱”。广发证券首席资产研究官戴康认为,港股高股息策略表现突出,但传统方法易陷入“股息陷阱”和“估值陷阱”,投资者需谨慎甄别。

港股高股息股票主要集中在能源、银行、公用事业及部分央企领域。如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宏桥等蓝筹股股息率超10%。同时,煤炭、石油等能源板块及银行板块也是高股息股票的聚集地。

此外,公用事业领域的高息股也不在少数。港铁公司、中华煤气等企业的股息率长期稳定在3%—5%之间。高分红央企中国移动在港股市场也备受关注,股息率达6.11%。

港股市场股息率优势凸显,兴业证券指出,港股市场股息率达8%甚至更高的优质价值股受到青睐。数据显示,恒生高息股30指数的股息率较大市高出3.8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数据显示,香港高股息指数2008年以来持续跑赢恒生指数,显示出其持久的相对收益能力。戴康认为,港股市盈率相对偏低,且投资者对不确定性更加敏感,导致港股整体存在“不确定性折价”,高股息风格因此持续占优。

尽管高股息策略带来确定性收益,但投资者仍需警惕风险。部分公司股息率过高可能隐含业绩下滑或债务风险,投资者需从多个维度对企业基本面进行考量,避免陷入“高股息陷阱”。

戴康建议,使用过去五年的平均股息率、预期股息率等指标来刻画持续和预期的股息率情况,同时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波动率,选出真正具备高息投资价值的股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