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二季度A股市场预计将维持中枢偏高震荡,外需回落压力与基本面预期时间不足抑制上行空间。金融政策宽松与稳定市场预期关联,支撑市场下限。公募基金结构调整呈现三大趋势,科技产业成为短期与长期的结构方向。继续看好港股弹性高于A股,但需警惕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与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一、二季度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外需回落压力尚未显现,但后续仍有担忧。市场难以全面突破,因基本面预期“时间不足”。金融政策宽松与稳定市场预期关联,于A股关键期维持市场活跃度。政策及时宽松+平准基金引导,支撑市场下限并抬高震荡中枢。

  我们坚持二季度A股中枢偏高震荡的观点:

  1. 基本面因素限制上行空间。需求侧,特朗普关税成为影响基本面的关键。特朗普政策或调整,中美谈判在望。但资产价格受特朗普政策实际调整及中美谈判影响。预期特朗普政策调整缓慢。外需回落压力潜藏。供给侧,供给出清幅度历史罕见,但2025年供给增速回落,水平仍高。供需格局2025年前难改善。未来两季度,基本面扰动信号多,市场预期调整“时间不足”,抑制A股修复空间。

  2. 政策和流动性支撑市场下限与中枢偏高。本周金融政策发布会,单项政策或符合预期,但政策全面性、集中性、一致性及与稳定市场预期的关联超出预期。

  发布会时机体现稳定资本市场目标。A股处政策布局与业绩验证期,外需回落压力或显现,稳增长政策执行成主要矛盾。消费修复行情演绎,一季报强化科技业绩改善趋势,但持续性待观察。金融宽松落地与资本市场关联强,维持短期风险偏好,维持A股活跃度。虽不足以实现基本面全面改善和突破,但稳定并抬升震荡区间的效果显著。

  二、证监会《推动公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公募产品结构调整呈现三大长期趋势:被动化趋势加强,战略投入“低波动型与资产配置型产品”,公募投研中中期配置类机会权重提升。公募基金“补齐低配方向”成短期主题。

  我们认为,证监会方案下,公募产品结构调整有三大趋势:

  1. 被动权益产品趋势强化。受投资者需求+政策鼓励、公募激励弱化+约束增加、低费率+大规模组合影响。

  2. “低波动与资产配置型产品”受管理层鼓励,服务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加大战略投入。

  3. 公募持仓布局“逆势而为”权重提升。强化公募对中长期配置机会的需求。公募基金对明确低估方向的配置意愿应提升。

  三大趋势指向公募基金“补齐低配板块”机会。典型低配方向如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低估值高股息投资机会或增多。

  三、结构上,短期与长期,科技均为结构方向。一季报显示,消费、医药、科技景气,科技短期性价比优。长期,A股结构牛需科技产业催化。短期机器人主题弹性好,继续看好港股。补齐低配方向为短期主题机会。

  消费与科技景气预期强化,4月消费机会集中,科技调整延续。一季报强化国内AI算力景气预期,TMT相对消费性价比短期高。长期,A股结构牛需科技产业催化。中期看,A股或维持震荡,需把握好科技和消费波段机会。战略看好国内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公募一季报显示,机器人持股集中,微观结构优,短期主题弹性高;AI需更重磅催化,偏向中期行情。港股弹性高于A股。公募基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新产品中被动产品、低波动和资产配置类产品权重提升需时,补齐低配方向为短期主题机会。短期低估值高股息行业赚钱效应扩散,行情后续波折或增。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关键词:A股市场,公募基金,科技产业,震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