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新三板业绩增长,科创板并购活跃
AI导读: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深圳发布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AI人才争夺战打响,长线资金积极加码A股,科创板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积极应对市场优胜劣汰,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新华财经北京5月12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增长潜力显现。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年报显示,超5800家公司去年实现营收增长,净利润总额超650亿元。近半数挂牌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专精特新特点鲜明,一季度业绩继续向好。截至目前,78家挂牌公司披露一季报,4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
·深圳印发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推动长期资本服务“硬科技”发展。深圳发布《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明确将构建高质量资本市场,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推出20项具体举措。
·大厂各显神通,AI人才争夺战打响。AI成为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大规模招聘AI人才,AI人才争夺战正酣。
上海证券报
·看好A股配置价值,长线资金积极行动。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长线资金持续加码A股,持仓市值超6000亿元,外资机构频频调研上市公司。
·多重退市风险齐发,*ST公司面临退市危机。多家*ST公司因触及强制退市情形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退市新规下,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公司撤销条件更严格,内控审计意见成为新退市指标。
·“两重”项目加快推进,牵引投资稳中有进。近期,“两重”项目牵引下,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投资增长将保持稳中有进。
证券时报
·24家创投机构募资155亿,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募资155亿元,用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
·消费企业密集境外上市,“新消费”概念站上资本风口。2025年以来,多家消费类企业纷纷在港股和美股上市,新消费企业成为上市热潮中的亮点,上市有助于其国际化扩张和品牌提升。
·公募基金应对市场优胜劣汰,努力出招。A股优胜劣汰加速,公募基金“踩雷”比例较低,公募基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关注有摘帽可能的上市公司。
证券日报
·“科八条”下科创板并购市场活跃,助力高质量发展。自“科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并购交易数量已达到100单,科创板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速扩容AIC队伍。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发布公告,拟出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或将成为银行参与科技金融和股权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进阶,助力高成长潜力企业。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摘“U”队伍增至9家,科创板助力高成长潜力企业稳步发展,推动“资本+技术”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