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美经贸会谈后,中邮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付生表示,中美博弈是长期过程,需再平衡。他提出“两新”和“两重”是202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抓手,并预测权益市场将迎来长周期、结构性牛市,而债券市场则需警惕下半年投资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犹如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中美博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下,这一声明是否预示着缓和?

在次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财富·中国行”活动上,中邮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黄付生指出,中美博弈是长期过程,需再平衡。面对关税冲击,提振国内消费,尤其是服务型消费,成为当务之急。

黄付生强调,“两新”和“两重”将是202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抓手。扩容“两新”政策,加强“两重”项目建设,二者的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有望超越2024年,成为经济主要动力。

为刺激经济,黄付生建议从生育补贴、国有大行注资、消费品补贴扩容、供给侧改革、发行特别国债收储、增加农民养老金等六方面出发。

资产配置方面,他预测权益市场将迎来“长周期、结构性牛市”,而债券市场则需警惕下半年投资风险。

中美关税显著下降,但经济再平衡需时。黄付生提到,美国历史上高关税是常态,此次关税谈判虽达成初步协议,但中美经济已难以回到从前。

美国此轮加征关税与其财政负担加重相关。截至2025年3月,美国国债总额近36.6万亿美元,其中低利率债券占比较大,未来置换将带来高额利息支出。

加征关税成为美国政府财政“开源”的捷径。通过提高关税税率,美国财政压力有望大幅缓解。

展望三季度,黄付生认为中国经济将重启上行。美联储降息也是市场关注焦点,预计2026年美国利率将大幅下降。

中美两国政策红利正逐步向实体企业回流。美国制造业逐步回流,重建供应链;中国则着力提振消费,增加社会福利保障。

黄付生分析,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消费、房地产、科技创新、平台经济成为四大发力点。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将重启上行。

“两新”指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则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政策力度预计将达万亿元,成为扩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

面对外部冲击,黄付生预计三季度将推出进一步稳增长措施,包括扩大生育补贴、注资国有大行、消费品补贴扩容等。

下半年,债券市场需关注投资风险,而权益市场则有望迎来长周期、结构性牛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