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秩序。股市“小作文”频繁在社交平台发酵,证监会已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证券活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以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对于通过编造“小作文”等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受害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将依法给予支持;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股市“小作文”在社交平台频繁出现并引发广泛关注。例如,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受“小作文”(内容涉及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提前释放利空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影响,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盘后,证监会紧急辟谣,表示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并布置依法追查消息来源,将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持续净化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环境。

  实际上,证监会已多次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荐股、股市黑嘴等非法证券活动。特别是自2024年9月以来,多部门联合发文,剑指资本市场“小作文”。2024年12月底,交易商协会在座谈会上,多家机构建议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小作文”,确保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