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金称本周南向资金转为流出86.9亿港元,创2024年2月初以来最大单周流出。个股层面增持建设银行等,减持腾讯等。南向资金近期流入放缓原因包括市场情绪修复、过度流入透支等。外资方面,主动外资流出扩大,被动外资加速流入。

中金称,本周南向资金转为流出86.9亿港元(对比上周流入72.7亿港元),日均流出17.4亿港元(对比上周日均流入18.2亿港元)。周一净流出额高达185.3亿港币,创2021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流出纪录。个股方面,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等获增持,而腾讯、小米集团与中芯国际等则遭减持。

自4月中旬起,南向资金流入明显放缓,近期更是转为净流出。例如,本周流出86.9亿港币,为2024年2月初以来单周最大流出量;5月至今流出14.2亿港币,也是2023年6月以来首次月度流出。

南向资金近期流入放缓甚至转为流出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情绪修复到位、部分投资者获利回吐,以及此前强劲流入导致的亢奋和透支等。此外,港股配售激增和部分龙头个股业绩不及预期,以及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新规也可能引发情绪波动。

3月以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资金面的主力,但公募与保险等机构资金可能并不如预期充足。我们测算,后续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约为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预计为8,000-10,000亿港元。

长期来看,南向资金的配置价值依然存在,但短期内出现波动也属正常。此外,主动权益公募占南向资金的比例较低,仅为9.6%,若被视为有alpha机会,也未必会引发大幅调仓。

外资方面,据EPFR数据(截至本周三),主动外资流出扩大,流出A股1.0亿美元(对比上周流出0.4亿美元),流出港股和ADR 3.3亿美元(对比上周流出1.2亿美元)。而被动外资则加速流入,A股流入4.0亿美元(对比上周流入2.6亿美元),港股和ADR加速流入12.3亿美元(对比上周流入3.7亿美元)。

(文章来源:中金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