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峰谈金融政策与市场趋势:坚定开放信心,应对全球化挑战
AI导读:
张慎峰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近期多项政策旨在优化上市标准、增强制度包容性,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同时,他分析了全球资本市场形势,特别是香港恒生指数和A股市场的关联性,并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充满信心。
5月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现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张慎峰指出,近期多项政策出台,旨在优化上市标准、增强制度包容性和竞争力、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强投资端建设并引入中长期资金。这些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让差企业尽快退市,让好企业尽快上市,促进融资者快速发展,保障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此外,张慎峰强调,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外开放势头持续扩大,对进一步拥抱全球化充满信心。
西方市场步入基钦收缩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和资源配置核心,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资本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也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财富运营的关键场所,对宏观经济稳定和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慎峰分析了全球资本市场主要指数的表现,特别提到香港恒生指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成熟市场,香港市场近年来与A股市场的关联性日益增强。展望未来,随着内地和香港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公司大量赴港上市,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关于中国内地市场,张慎峰指出,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30年间已上市约5400家公司。针对2025年的市场形势,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市场,张慎峰表示当前正处于基钦收缩期,多数股市可能经历持续下跌探底的过程。他特别提到美股市场,认为其表现典型,将经历下跌、探底和修复的阶段。
张慎峰还指出,美国股市、汇市、债市均处于高位且波动剧烈,美股市场整体虽已恢复至前期高点,但仍显脆弱。因此,今年美股市场可能面临股债汇的复杂波动。
坚定信心应对全球化挑战
在逆全球化和关税纷争的背景下,张慎峰认为,尽管存在逆全球化思潮,但不必过分担忧其成为长期趋势。社会发展潮流是向更开放、多元、共享的方向发展。他提到,美国资本市场今年进入基钦周期,呈现震荡盘跌态势,但长期来看,美国资本市场受“康波周期+基钦周期”复合作用影响。
针对中国如何防范风险,张慎峰提到,相关部门已作出科学部署,如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稳股市、稳楼市措施,为国内市场增添了更多可预见性。他相信,在相关部门领导下,一个基础制度完备、市场功能强大、监管有效的资本市场将得以建成。
张慎峰再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势头持续扩大,前往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正在吸收国际资本市场的更多成果,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拥抱全球化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