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推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据超预期,增长55.4%。机构预测,未来中国全能型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至1万亿元。

超级赛道密集迎来利好催化。

9日,工信部、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分阶段实施一批试点项目,旨在形成一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

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据超预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9.2%,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55.4%。

机构预测,2040年至2045年,中国全能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场景的应用规模将达到5000亿至1万亿元。

两部委联合发布重磅通知

6月9日,工信部、民政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2027年。通知要求,针对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短板,以用户实际场景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用结对攻关。

通知还明确了场景应用验证的要求,包括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试点应用,完成产品迭代升级。

此外,通知鼓励产品研制单位和应用试点单位联合开展标准研究,提升产品适老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水平。

工业机器人出口猛增超55%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5.4%,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从产量上看,今年前4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4.1%。同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开始加速出海。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2017年的19.8亿元增至2024年的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已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出口第二大国。

此外,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国产化趋势不断增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工业机器人的占比已高达95.2%。

人形机器人市场加速爆发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主要用于代替人工从事柔性生产环节。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在市场份额上取得显著突破,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市场份额提升至52.3%,销量同比增长20%。

券商分析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显著增量。同时,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相关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多家巨头企业积极推进与机器人厂商的合作,进一步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据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增长。

(SEO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 出口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