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电力船舶稀土等行业领跑
AI导读: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披露截止,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业绩报喜。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华银电力预增44倍领衔增长,船舶稀土军工行业龙头业绩倍增或扭亏,提质增效成业绩增长重要因素。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披露截止。据统计,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扭亏及减亏的公司数分别为32家、22家和25家。从增幅来看,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另有多家央企实现大幅扭亏。从行业分布看,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不俗。
电力领域“量价齐升”,华银电力预增44倍领衔增长。上半年,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银电力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增王”。公司表示,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同比预增上限约为44倍。
上半年,我国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2025年计划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在电网投资和特高压建设的增长带动下,包括国电南自、保变电气等电气设备从业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船舶稀土军工“三箭齐发”,行业龙头业绩倍增或扭亏。受益于船舶制造、稀土及军工等行业的高景气度,一批公司抢抓机遇开拓市场,业绩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上半年,氧化镨钕均价为42.1万元/吨,同比上涨13.06%;氧化铽均价为660.4万元/吨,同比增长12.9%。在轻、重稀土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稀土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船舶制造行业上半年表现同样亮眼。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等4家以船舶制造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
据统计,目前共有2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分析这些公司的“翻盘”原因,提质增效成为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在钢铁行业仍处于“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通过精益化管理、提质增效等系列举措,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