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数据显示,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26家券商全部预喜,业绩超预期表现背后是A股市场生态的欣欣向荣。市场回暖是券商业绩井喷的核心驱动因素,A股已刮起科技风,新质生产力成高频词汇。

  数据显示,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26家券商全部预喜,更有多股净利涨幅同比翻倍,券商行业中报整体表现大超预期。

  作为非银金融的重要旗手,券商一定程度上被视作股市的晴雨表,对A股未来行情判断具有风向标意义。业绩超预期表现的背后,是A股市场生态的欣欣向荣,未来可期。

  市场回暖是券商业绩“井喷”的核心驱动因素。一方面是交易活跃度的提升。A股市场上半年的日均成交额维持在约1.35万亿元的高位,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30%。海量交易之下,券商自然受益颇丰,经纪业务与信用业务收入放量大增。

  另一方面是自营业务收益率的回升。大盘的持续向好,让权益类资产水涨船高,尤其是券商自营重仓的优质核心标的,更是成为引领市场反弹的中军。

  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的业绩表现,不仅仅是A股市场的即时反映,还有着一定的指示意义。

  交投情绪与赚钱效应相辅相成。资本市场的情绪传导扩散具有延迟性,随着券商业绩“井喷”,赚钱效应广而告之,高涨的交投情绪又被添了一把火,增量资金有望跑步入场。

  长钱多了是A股的又一个新特征。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持续入市,中长期资金源源不断,A股的流动性愈发充裕,“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

  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提升资产质量和投资价值,积极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等措施,持续优化投资者回报,保护投资者权益,是各类资金长期持股的基础,也会是A股市场后续继续发力的方向之一。

  券商股的业绩用事实证明,想要避免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尴尬,还是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买好股、拿得住。

  政策红利之下,IPO、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头部券商投行业务增量显著。在这背后,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通过科创板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政策效应日益显现。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科技更能代表未来。

  A股已经刮起了科技风,“新质生产力”成为资本市场的高频词汇。无论是首发上市还是并购重组,硬科技资产的占比持续提高,优秀的科技企业正在与资本市场加速融合。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有针对性。

  一边是绩优资产的稳健发力,一边是科技资产的高歌猛进,差异化的估值体系在A股愈发明显。无分对错,满足不同风格的投资者各取所爱,亦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A股的股民已超2.4亿,从居民到股民,一字之差,却承载着投资者对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殷切期待。股民们的期待,或许也是A股的风向标。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