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16日A股市场震荡,上证指数围绕3500点拉锯。创新药板块集体走强,掀起涨停潮,得益于政策利好集中释放。人形机器人板块也表现活跃。机构认为,短期内结构性行情仍是主旋律,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个股。

  创新药板块指数日K线图郭晨凯制图

  ◎记者徐蔚

  7月16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围绕3500点展开缩量窄幅拉锯。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3%,报3503.78点;科创50指数涨0.14%,报997.63点;深证成指跌0.22%,报10720.81点;创业板指跌0.22%,报2230.19点。沪深北三市成交额为14617亿元,较上日缩量1733亿元,全市有超32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创新药板块集体走强,哈三联等近10只个股涨停封板。多元金融板块午后拉升,南华期货涨停封板。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板块持续活跃,浙江荣泰等涨停封板。

  创新药板块掀涨停潮

  盘面上,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领涨主力之一,哈三联、润都股份、奥赛康等近10只个股涨停封板。联环药业延续强势,8天内斩获6个涨停板。港股市场中,创新药概念股多数走高,丽珠医药涨超13%,绿叶制药、复星医药等集体走强。

  创新药板块的强势爆发,缘于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集中释放。据国家医保局7月15日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近期,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已形成“全链条护航”态势。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今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主要用于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被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在5年内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或治疗罕见病的独家药品均可申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企业可申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也可以申报基本目录,这为创新药更好地进入市场提供了“双保险”。

  除了政策红利释放,多家创新药企业的业绩预增数据持续印证行业的高景气度。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3%。甘李药业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长100.73%至114.12%。

  人形机器人板块活跃

  人形机器人板块昨日反弹,PEEK材料、电机、汽车零部件、工业母机等多个板块跟随上涨,嵘泰股份、浙江荣泰等个股涨停,上纬新材以20%涨停幅度连收6个涨停板,近6个交易日涨幅约200%。

  消息面上,7月15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发言,引发市场关注。

  王兴兴坦言,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需要大家多给予一些耐心。“未来3年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广,服务业、家用、工业场景、救援救灾场景都会有推进。”他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仍面临一定挑战,大规模应用、推广可能还需要时间,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推动。”

  长城证券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海内外多家厂商推出量产版本产品,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形机器人软件硬件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带来成本持续走低、性能稳步提升,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机构:结构性行情仍是主旋律

  展望后市,财信证券认为,大盘此前连续上攻,无论是指数层面还是个股层面都有一定的调整需求,市场仍处于反弹结构当中。短期内,题材板块快速轮动的结构性行情仍将是主旋律。

  中泰证券表示,本轮市场突破的核心动力有三:政策预期持续升温;“反内卷”投资主题席卷而来;市场成交额在经历缩量调整后边际改善,带动交易活跃度预期逐步回暖。7月仍然是一个不错的窗口。随着半年报业绩线索逐步清晰,市场资金已开始针对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展开前瞻性布局。此外,在6月初新消费与创新药板块波动显著加剧后,市场交易型资金已呈现向TMT领域回流的明确迹象。

  配置上,长城证券表示,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机会。当前股市仍缺乏明确的主线,前期因整体风险偏好抑制而出现波动的部分科技成长板块(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值得重点关注;新消费、创新药板块等成长性行业在短期调整后仍存在明确的向上逻辑;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偏稳定行业在风险未完全释放的时间点仍具有配置价值。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