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汇总了各大机构对下周A股行情的最新投资策略,包括华西策略的新一轮上涨行情预测、中信策略的出海方向建议、广发策略的下行风险与上行收益分析等,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参考。


  本周沪指上涨0.69%,深证成指上涨2.04%,创业板指上涨3.17%。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华西策略:新一轮上涨行情在路上 续推三条主线

  本周沪指站稳3500点后,市场多头思维进一步巩固。中美贸易方面,近期中美科技贸易领域延续缓和,市场对中美谈判预期向好;资金层面,随着赚钱效应的提升,股票市场增量资金入市的正反馈效应逐渐显现,私募资金和融资资金持续入市。展望后市,A股新一轮行情已经拉开序幕,建议关注高景气成长领域、涨价资源品领域,稳定红利类资产仍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行业配置上,续推三条主线:1)高景气的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AI算力、军工、海洋经济、固态电池等;2)受益于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如小金属、工业金属;3)低利率环境下,稳定红利类资产。

  中信策略:“出海”也是“反内卷”

  A股继港股后也逐步转为增量市场,中报季后的出海可能是新的方向。出海依旧是强劲的业绩超预期线索之一;出海对企业ROE和利润率的抬升作用明显,出海本身也是积极“反内卷”并提高利润率的一种形式;出海可能会再次形成板块性行情。配置上,从当下到中报季结束,依然建议围绕恒科、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和游戏轮动,当下更偏恒生科技。

  广发策略:当前位置下行风险和上行收益不对称

  当前市场所处的阶段可以概括为“上行收益和下行风险不对等”。一方面,“下行风险”被锁住;另一方面,“上行收益”则有较大的潜在空间。虽然事件当前的“胜率”有不确定性,但“赔率”非常有吸引力,从配置上建议做出应对。

  申万宏源策略:经济预期谨慎 A股缘何延续强势

  2025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相对上半年回落,政策重点仍偏向于调结构,是当前市场的一致预期,A股为什么能维持强势?1. 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政策,构建了A股对宏观扰动的“隔离墙”,下行风险可控的预期深入人心。2. 反内卷建立了“短期景气亮点”和“中期供需格局改善”逻辑的连接,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看长做短”行情演绎更加顺畅。3. 科技景气验证和中美贸易谈判成果显现共振,强化了短期价值向成长切换行情。25Q4市场向上突破的条件更加有利。

  兴证策略:“反内卷”以来哪些资源品已在涨价?

  政策对“反内卷”关注度持续提升,各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已有实质性动作。光伏、水泥、钢铁、焦炭等行业已经开始通过减产、提价等实质性动作或发布相应倡议文件,重塑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7月18日工信部表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政策进一步发力“反内卷”的预期再次升温。

  华金策略:短期维持震荡偏强趋势 均衡配置科技成长和低估值蓝筹

  当前与2014年下半年行情可能更相似,短期维持震荡偏强趋势,结构性慢牛延续。(1)经济和盈利维持弱修复趋势。(2)流动性短期继续维持宽松。(3)短期政策积极,外部风险有限,估值和情绪中性稍偏高。(4)短期风格可能继续偏均衡。

  浙商策略:行情扩散成长活跃 均衡配、耐心持、高低切

  本周主要宽基指数悉数上涨,整体呈现“权重搭台,成长唱戏,行情扩散”的格局。展望后市,随着6月24日以来市场选择向上突破,以上证为首的多数宽基指数都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了“多头均线发散”的走势,在中线冲击3674点之前,每一轮回踩重要均线,都可以认为是增配的好机会。配置方面,在轮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切勿对单一行业“下重注”,更不要追高;建议采取“1+1+X”配置,以银行作为压舱石,持有低位券商,兼顾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科技成长板块;同时,积极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

  中泰策略:维持“哑铃型策略” 布局成长性较强的科技与军工板块

  我们认为本轮指数冲关的宏观背景,更多与今年具有重大意义的9月3日阅兵有关。因此,大金融板块虽然短期受益于情绪提振,但此时并不适宜盲目追高。“反内卷”政策的层级定位和市场影响,可参照“以旧换新”政策的两轮行情演绎。当前,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后续推进力度高度关注。

  国金策略:中报预告行情将进入尾声 市场将寻找新的方向

  中报预告行情将进入尾声,市场将转向寻找新的场景。海外的阶段“滞胀”与国内经济的短期扰动可能成为短期市场的波动来源,但国内ROE回升的路径正在逐步清晰:反内卷、海外制造业>服务业、债务不再收缩依然是重要驱动因素,A股相较于其他市场将更具优势和性价比。我们推荐:第一,同时受益于海外实物资产需求上升、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的上游资源品(,油)中间品(钢铁)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叉车);第二,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建议关注非银金融;第三,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

  东吴策略:基于ROE触底逻辑下的市场上行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近期市场突破的关键在于“反内卷”政策强化了ROE的触底预期,其背后存在多重因素共振。展望后市,高层对于本轮“反内卷”高度重视、决心坚定,近期政策信号持续强化。我们判断本轮ROE的实际修复斜率或相较16-17年较为平缓,但伴随多重因素的触底,ROE企稳逻辑本身难被打破,且持续性更优,中长期维度下有望支撑沪指进一步向上。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