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牛市氛围渐浓,融资余额创新高,杠杆资金流入高科技产业链。后市演绎存分歧,但投资逻辑已生变,机构建议重视个股α逻辑,配置科技成长估值修复机会,并采取动态平衡策略。

A股牛市氛围渐浓,资金做多情绪高涨。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合计达20122亿元,创年内新高,自2025年7月1日后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杠杆资金主要流入高科技产业链,如半导体、AI等。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A股大盘指数迎来阶段性高点,8月12日上证指数收涨0.5%,报3665.92点。

杠杆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7月A股融资余额显著增长,单月增加近1300亿元,8月以来继续活跃。资金青睐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个股层面,融资资金偏好成长股,如北方稀土、新易盛等。

后市如何演绎?融资余额创新高意味着什么?易小斌认为,目前不能仅从融资余额判断行情是否见顶,从相对数看还处于合理状态。夏风光亦认为,需参考多项指标,当前市场短期热度不高。刘岩认为,本轮A股行情与2015年不同,资金结构更均衡稳健,投向发生本质转变。

投资逻辑生变,机构建议重视个股α逻辑,配置科技成长估值修复机会,如AI应用、算力链等。同时,采取“哑铃型”策略,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间保持动态平衡。曲少杰建议,同时关注A股、港股市场,把握科技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