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乐观情绪推动下,A股市场强势突破去年高点,创近四年新高。基本面预期改善,外资上调经济增长预期,机构普遍看好资本市场前景,认为政策优化和盈利改善将支撑市场表现。

  在乐观情绪的推动下,A股市场继续保持强势。截至8月13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48%,报3683.46点,盘中最高触及3688.63点,一举突破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深证成指上涨1.76%;创业板指上涨3.62%;科创50上涨0.74%。当天,全市场总成交额达到了2.18万亿元,上证指数走出了八连阳。

  基本面预期的改善是推动本轮资本市场上行的重要因素。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近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标普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高度认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

  华创证券指出,目前,领先指标已出现客观改善,居民新增存款占新增M2的比重、居民存款增速与GDP增速的差值、居民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差等指标均已持续修复,同时股债夏普比率差值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背离,表明股票相对于债券的配置吸引力显著回升。

  中长期来看,机构普遍对于资本市场抱有信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2025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加剧、内部增长放缓,我国各行业仍保持稳步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宏观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上市公司盈利当前处于下行周期尾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望改善上市公司下半年盈利情况。他表示,近期新基金发行量明显回升,单只基金发行额超过10亿元的情况越来越多,说明市场赚钱效应正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

  中金公司认为,去年“9.24”至今,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举措相继出台,资本市场制度持续优化,推动投资者情绪改善。该机构指出,当前可能影响市场的主要资金力量都存在一定的积极催化因素:存款增长、“资产荒”叠加赚钱效应提升,居民资金入市意愿增强;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持续提升,企业重视当期回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A股仓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提升空间;2025年A股市场整体盈利有望结束“四年连降”转为正增长,基本面对指数表现有支撑等。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