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慢牛”可期,科技大金融AI成投资焦点
AI导读: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沪指站上3700点,全市场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等驱动下,A股有望步入慢牛阶段,重点关注科技、大金融、AI等方向。
“牛味儿”又回来了!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表现,沪指盘中站上37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证成指涨1.60%,创业板指涨2.61%。全市场成交额连续三日突破2万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券商、发电设备、基本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后市怎么走?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产业端升级创新持续的合力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慢牛”阶段,重点关注科技、大金融、AI等方向。
多因素助力A股持续上攻
8月过半,上证指数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且延续强势。
对此,长城基金表示,市场持续上攻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增量资金驱动是关键,保险、私募等机构或是核心增量。其次是外部风险的缓释和政策端的利好,整体环境对于权益资产较为友好。支持促消费、扩内需方面,近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发布之后,国有大行陆续跟进,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进行公告。
永赢基金认为,市场进入热度提升期,资金面持续形成正循环,驱动指数再上台阶。7月以来,“反内卷”、雅下水电站等经济远景叙事的政策给市场带来供需两端的改善预期,近期两融、游资等高风险偏好资金加速入市,与公募、险资、外资等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市场增量资金不断形成合力,驱动指数上涨。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指出,7月以来,A股市场明显走强,背后主要由流动性驱动,增量资金加速流入市场。一方面,市场筹码结构改善,赚钱效应开始积累,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加,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并突破2万亿元;另一方面,此前机构仓位普遍偏低,近期普遍出现净流入。
A股“慢牛”可期
展望后市,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认为,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产业端升级创新持续等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慢牛”阶段。从结构上看,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升级(AI、机器人、高端制造等)和政策深度改革下的传统行业转型(钢铁、化工、煤炭等)将共同推动中国资产价值体系的重塑,中国资产有望迎来全面重估。
光大保德信基金指出,中长期来看,在没有外力打破的前提下,当前较为友好的资金面和市场情绪大概率会沿着惯性方向继续演绎下去(对内是居民存款搬家和长线资金入市,对外是全球股市持续新高等)。如果未来居民财富和机构财富从地产周期和固收周期向权益周期的“大搬迁”叙事能够实现,那么在经济基本面稳+流动性宽裕+外部环境好转的环境下,指数仍有望延续稳步向上格局。
长城基金表示,展望后市,短期股市或仍具上涨惯性。通过对全A成交金额、两融资金、主题ETF、量化资金的跟踪,目前市场热度仍较高,交投活跃,未看到明显的资金转向迹象。此外,尊重趋势的力量,关键点位的突破、套牢资金的解套、持续的赚钱效应将有望使得资金继续形成正反馈。
关注科技、大金融、AI、红利等方向
“牛市旗手”券商板块带领大盘强势上攻。8月15日,券商指数创年内新高,周涨幅超8%。
华宝基金基金经理丰晨成认为,“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成交比”距离去年高点(11%以上)仍有距离,市场情绪尚未到火爆程度。今年以来券商板块涨幅落后于一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滞涨券商“暑期行情”仍有望持续。
“从未来投资策略上看,可以重点围绕三个方向展开:一是科技成长方向,包括全球AI资本开支爆发驱动业绩高确定性的算力、产业化进程加速且政策密集支持的机器人产业链,以及受益于出海突破与利率下行的创新药和具备逆周期属性的军工板块;二是大金融方向,券商有望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和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保险则有望受益于权益投资收益改善与长端利率企稳的双重利好;三是供需格局筑底改善行业,如受益于全球潜在补库需求及AI基建用电需求增长的铜铝等工业金属,以及供需结构底部企稳回升的钢铁、化工、电子元器件、机械等方向。”张峻晓称。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中长期更看好受益于流动性强相关的方向,一类是交易性资金偏好的高弹性方向,如科技成长等;另一类是长线资金偏好的低波红利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沸腾!“慢牛”来了?紧急研判)
(责任编辑:9)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