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及主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推动资金向优质企业聚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估值回归,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助力A股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及主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成为股市热点。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年内有429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1000亿元;439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最高增持金额合计超700亿元,证券要闻频现此类积极信号。

  受益于政策的持续引导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逐渐常态化。部分公司年内多次推出回购方案,或在市场回暖时主动上调回购价格上限;控股股东、公司高管及产业资本成为增持主力,部分上市公司多次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计划或增持实施进展,成为股市看个股的典型案例。

  笔者认为,回购与增持的常态化正从三大维度深刻影响A股市场,对股市研报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一,推动资金加速向优质企业聚集。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成长性较强的行业成为公司回购与主要股东增持的密集区,显示出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激发作用。这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源持续向更具投资价值的企业倾斜。

  其二,提振信心,促进公司估值回归合理水平。作为最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主体,产业资本(包括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未来发展具有更精准的判断。增持和回购行为不仅出于维护股价的考虑,更是基于对企业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的深度认同,能够有效增强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推动股价向企业内在价值回归。

  具体来看,在回购方面,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已成为主流做法,既绑定核心团队与公司长期利益,也体现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注销式回购频频出现,通过提升每股收益直接推动估值修复,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在增持方面,产业资本更注重时机把握与资金安排的合理性。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通过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方式实施增持,显示出其长期持有的决心与资金安排的可持续性。

  其三,为市场注入更多稳定性。在面对阶段性调整或情绪波动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动实施回购,主要股东也积极增持,这类操作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提供流动性支撑,发挥“稳定器”的作用,成为股市看大盘的重要观察点。

  总体而言,随着市场制度和监管环境的持续完善,回购与增持机制将进一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市场预期、引导长期投资的积极作用,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的内生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