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趋势,分析北上资金行业审美、持仓偏好等。指出外资偏好大消费、大金融等行业,持仓从集中走向多元,偏好强盈利、高成长个股,对估值容忍度抬升,偏爱大市值核心资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01

美联储降息渐行渐近,外资是否会大举回流?

自2021年以来,外资出现趋势性的跑步离场,若是按“外资持仓/A股流通市值”来衡量,2021年初是5.5%,2025年中已回落至3.7%。历史上,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外资都会出现“跑步入场”的现象。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叠加国内扩内需、反内卷等政策的持续发力,AI革命和中国产业转型“突围”的共振,外资回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中A股市场是外资回流的重要方向。那么,如果外资大举回流,会买什么?

02

北上资金的行业审美:左手“蓝筹”,右手“赛道”

拉长视角看,北上资金在2019年及以前,尤其注重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所以主要买大消费和大金融,两者占到“半边天”;2020 - 2021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大幅增加对电力设备的配置,持仓占比从2019年末的3%升至2021年末的16%;2023年,随着AI潮起,对于TMT的配置明显抬升4个百分点至15%;2024年以来,随着利率下行,具备“高股息+稳定盈利”的银行板块重返青睐,从2023年末的6%提高到2025年中的11%。整体而言,北上资金的持仓也从集中走向多元和均衡,这反映了外资对股票市场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

03

从当前看,北上资金的偏好和话语权在哪些行业?

一方面,从北上资金持仓结构看,TOP5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银行、电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合计占比49%。另一方面,从北上资金的“话语权”,即“北上资金持仓/行业流通市值”看,家电稳居“头把交椅”,占比达到12%,食品饮料紧随其后,占比为10%,电力设备和银行也相对较高。这些行业在股市热点中往往备受关注。

04

北上资金持仓个股:偏好“强盈利”&“高成长”

外资往往被贴上价值投资的标签:选择优质的公司(盈利能力)、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估值合理)、分享公司价值的提升(成长潜力)。通过对北上持仓的ROE和净利润增速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追求盈利稳定是北上资金“底色”,当产业趋势明确时,也会逐浪而上,分享高成长性。这种投资理念影响着证券要闻中的市场动态。

05

北上资金持仓个股:估值“容忍度”趋势抬升

从北上持仓的PE和股息率看:第一,北上资金对估值的偏好会跟随牛熊周期的转变有所切换;第二,整体趋势上,北上资金对估值的“容忍度”在抬升,且高于市场水平;第三,2025年以来,北上资金持仓股息率从21 - 24年的趋势性抬升转为回落,显示出北上资金的风险偏好已开始改善。这对于股市研报的分析有重要参考价值。

06

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偏爱“大市值”,拥抱“核心资产”

从北上资金的持仓市值看,千亿以上公司占比超6成,是“压舱石”,但也会有所起伏。2020年新冠“黑天鹅”冲击下,北上资金更愿意拥抱有护城河的大白马,超千亿市值公司占比升至历史高点;2021~2023年,随着冲击逐渐退去,“选美”聚光灯开始向千亿市值以下的公司扩散;2024年以来,再度向大市值公司靠拢。这体现了外资在股市看大盘中的投资策略。

07

他山之石——外资持股有何特点?

从台股市场2011 - 2019年的外资持股变化看,外资主要增配的方向也是台湾具有竞争力的电子产业。而且和国内相似的是,也都偏好大市值、高ROE,以及盈利稳定或产业趋势向上的公司。这为分析全球股市中外资行为提供了借鉴。

08

北上回流买什么?从ROE和盈利增速看行业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无论是A股还是台股,外资的审美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此,如果从ROE和盈利增速双重维度看,目前A股比较有吸引力的方向有:一是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较强的方向,比如光模块、PCB、创新药、电池等,具备盈利增速高的特点;二是盈利能力稳定的大蓝筹方向,比如白酒、家电等,具备 ROE高且稳定的特点。此外,考虑到外资对大市值公司的偏好,相应方向的龙头企业或更为占优。这为投资者在股市看行业中提供了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如果外资大举回流,会买什么?)

(责任编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