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股价飙升,坐稳A股新股王,引领股市新热点
AI导读:
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强势超越茅台,坐稳A股新股王。本轮大涨始于7月,市值超6000亿。业绩支撑、产业机遇、资本市场助力是其股价飙升主因。寒武纪被纳入多个重要指数,吸引大量资金配置。投资者看好其背后AI产业爆发,中国科技产业正重塑资本市场格局。
如果说寒武纪股价在8月27日对茅台的短暂超越只是序曲,那么8月28日的再次超越则实至名归,成为股市热点。当日,寒武纪股价一路高涨,收盘报1587.91元/股,强势超越茅台收盘价1446.10元/股,坐稳A股新股王之位,引领证券要闻新风向。
寒武纪本轮股价大涨始于7月10日,从低点520.67元涨至8月28日的1587.91元,仅用了一个多月。如果按寒武纪的发行价64.39元计算,其在上市5年来已暴涨了20倍,成为新股焦点。目前,寒武纪的总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元。

寒武纪股价一路飙涨,股市看个股态势明显。
大涨和超越,背后是业绩支撑。8月26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暴增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首次扭亏为盈,股市研报纷纷聚焦。
寒武纪2016年成立,其主营业务是AI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随着技术迭代,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对AI算力的需求日益提高,寒武纪作为AI芯片商,具备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合作的核心优势。
如果说茅台的“股王宝座”稳固,在于其拥有不可复制的品牌护城河和每年500亿元级的净利润。那么寒武纪的崛起,离不开AI产业爆发和国产替代加速的时代机遇,股市看行业趋势明显。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大模型掀起全球AI应用浪潮,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作为AI算力的核心硬件,AI芯片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国际形势变化与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供应商投入自研的必要性逐步凸显。
除了产业机遇和自身实力外,资本市场的助力也是寒武纪股价飙升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寒武纪被纳入多个重要指数。2021年3月15日,寒武纪被纳入科创50;2023年进入沪深300;2024年则相继被纳入上证50和中证A500。今年3月,寒武纪又被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
指数挂钩基金产品,使寒武纪吸引了大量被动资金的配置。中报数据显示,在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中,公募ETF产品占据4席,分别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和华夏上证50ETF。
另一方面,机构资金和游资资金对于“寒王”的上涨也贡献颇多。在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超级牛散” 章建平重金押注。其去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至608.63万股。今年二季度,章建平一股未卖。按当前股价,截至8月28日,章建平持仓市值已超90亿元。
有意思的是,A股市场一直存在着“茅台魔咒”。历史上有多只股票曾挑战茅台的地位,最后要么是跟不上茅台上涨的步伐,要么是大幅下跌告终,比如2007年中国船舶股价300元超越茅台后暴跌,2015年暴风科技327元登顶后退市归零。
但投资者这次对寒武纪登顶的期待,其实不只是看热闹,而是看好寒武纪崛起背后整个AI产业的爆发,也意味着中国科技产业正在重塑资本市场格局,股市看大盘未来可期。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数据,中国AI Server市场外购NVIDIA(英伟达)、AMD(超威)等芯片比例预计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2025年占比预期将提升至40%。
在这样的背景下,寒武纪是否能继续坐稳股王之位,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随着AI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股市场或将在政策与科技产业的引领下,迎来更加多元、创新的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