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动向:A股市场新趋势与外资布局
AI导读:
10月15日,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动向公布,持股数量减少但市值增加近3000亿元。电子等行业获加仓,宁德时代等龙头股成持仓重点。外资看多中国资产,全球资本重新审视其价值。
10月15日,随着沪深港通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后的三季度数据公布,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动向正式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数量环比减少超150亿股,但由于三季度A股行情向好,个股股价普遍抬升,持仓市值反而增加近3000亿元,这一资金动向引发市场对A股投资机会的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变动反映了两大趋势:一是政策驱动下的估值修复;二是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结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有望成为外资长期配置的重点,北向资金动向成为观察A股市场的重要风向标。
电子等行业获环比加仓
从行业来看,以持股数量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银行、电子、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持股数分别为174.02亿股、95.83亿股、74.76亿股、72.41亿股和63.27亿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增加的行业有9个,包括农林牧渔、电子、环保、基础化工、综合、建筑材料、汽车、传媒和机械设备。其中,农林牧渔、电子、环保、基础化工、综合、建筑材料行业获加仓幅度超过10%。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最新持有农林牧渔行业股票合计为11.80亿股,环比二季度末增加了2.64亿股,增幅达28.87%。具体来看,在农林牧渔行业中,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大北农、新希望、温氏股份等多只猪肉板块个股获增持。行情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农牧饲渔板块接连上涨,二季度的涨幅为13.11%,三季度的涨幅为5.52%。华西证券认为,中国近几个月一直在推进生猪行业“反内卷”相关举措,猪养殖龙头如牧原股份已计划逐步淘汰低产低效母猪,将年底能繁母猪在今年6月末的基础上调减3.82%。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猪行业低效产能将逐步退出,价格中枢有望抬升,优质产能市占率提升,养殖效率高和成本控制优秀的公司利润将进一步增厚。

今年三季度,电子等科技板块持续火热,吸引了北向资金增持。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最新持有电子行业股票合计为95.83亿股,为持股数量第二大行业,环比二季度末增加了18.21亿股,增幅达23.45%。具体来看,京东方A、TCL科技、立讯精密、水晶光电、深天马A、领益制造、北方华创、澜起科技等多只电子板块内个股获增持,其中,京东方A三季度期间获北向资金增持6.58亿股,增持数量排名居首。此外,环保、基础化工、建筑材料、汽车等行业也在今年三季度获北向资金增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持续火热的红利资产在三季度期间遭北向资金减持。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年三季度末持有银行、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多个稳定高股息板块的股数较今年二季度末明显减少。其中,银行板块三季度期间遭北向资金减持69.75亿股,相比二季度末的持股数减持幅度达28.61%。
重仓持有宁德时代等龙头股
从重仓持有个股来看,北向资金对A股核心资产的布局持续深化,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龙头股成为其持仓的“压舱石”。其中,北向资金截至三季度末持有宁德时代6.61亿股,环比二季度末增加了5392.29万股。在三季度宁德时代股价攀升60.02%的基础上,北向资金持有宁德时代股票的市值增加了1125.82亿元,最新持股市值为2656.59亿元。宁德时代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东莞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驱动储能市场快速增长,锂电池需求增长确定性高。公司是全球锂电龙头,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贵州茅台为北向资金第二大重仓股票。今年三季度期间,北向资金减持贵州茅台1182.54万股,导致持股市值减少了145.64亿元,最新持股市值为881.42亿元。北向资金持有美的集团的市值达716.48亿元,仅次于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今年三季度期间,北向资金减持了美的集团4104.36万股,导致持股市值下降了25.10亿元。此外,北向资金持有招商银行、北方华创、汇川技术的市值均在400亿元以上,持有紫金矿业和恒瑞医药的市值均超300亿元,持有长江电力、福耀玻璃、比亚迪、迈瑞医疗等多只股票的市值不低于200亿元。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
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全球资本正在对中国资产内在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价值重估并非偶然,而是缘于全球流动性格局重塑、中国经济韧性凸显、新质生产力崛起释放产业红利的三重核心支撑,共同构成了外资坚定看多中国资产的底层逻辑。今年9月中旬,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和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正为市场持续注入信心。近期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热情持续升温。他表示,中国经济体现出强大的韧性和蓬勃的创新活力,催生了众多新的成功故事,这让全球资产配置者难以忽视中国市场。高盛今年9月中旬发布研报称,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以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等在报告中指出,盈利对于股市行情的持续是必要的,但流动性也是必要条件,目前A股的“慢牛”格局似乎比以往更为稳固。摩根士丹利10月初发布的一篇报告称,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主要得益于被动型基金52亿美元的流入,主动型基金则小幅流出6亿美元。2025年前9个月,境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