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A股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升级,超过10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东方集团、锦州港、普利制药等典型案件引发舆论关注,监管部门从严从重处罚,彰显净化市场决心。

  9月23日起,绝味食品(603517.SH)、复旦复华(600624.SH)、创意信息(300366.SZ)、思科瑞(688053.SH)等4家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原因均为其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A股监管升级,市场净化加速。其中不乏被舆论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件,包括已经完成退市的东方集团、锦州港、普利制药等,已在退市整理期的紫天退(300280.SZ)、已收到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ST广道(839680.BJ)以及被提前锁定“面值退”的*ST高鸿(000851.SZ)等。

  “资格罚”升级惩治力度不断加码,财务造假一直是证监会的重点打击对象。记者梳理发现,上述10余家上市公司均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或拟行政处罚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监管部门对多起财务造假案从严从重处罚,其中不乏“亿元级”罚单,彰显监管决心。

  9月13日,*ST东通(300379.SZ)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ST东通连续4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ST东通罚款2.29亿元,对公司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黄永军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8月8日,证监会对*ST高鸿发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针对上述10余家上市公司开出的罚单中,在用足“资金罚”的同时,对严重失职失责违法主体均给予了“资格罚”,其中东方集团、锦州港、卓朗科技、紫天退、*ST广道等5宗财务造假案涉及“终身资格罚”。

  已于3月6日摘牌退市的卓朗科技,是“退市新规”实施后首单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件。经查,卓朗科技2019年至2023年各年度报告均存在虚假记载,五年间虚增收入合计超过18亿元,虚增利润合计超过13亿元。证监会对卓朗科技及9名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3800万元罚款,对其时任总经理张坤宇、时任副总经理戴颖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全链条追责”落地形成强力震慑,除了严惩重罚上市公司及“关键少数”外,今年的案件中出现了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一并严肃追责的案例,为“全链条追责”机制补上重要一环。

  6月27日,证监会在越博动力退市案中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拟对配合越博动力开展虚假业务的第三方个人于某、贺某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8月8日,在*ST高鸿财务造假案中,证监会对配合造假方开出“资格罚”:拟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实控人江庆给予警告,处以700万元罚款,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这是自去年6月《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发布以来,对明确严厉打击配合造假、强化对配合造假方追责的工作内容的落地。

  此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立体追责”体系正在深化。在*ST东通、*ST高鸿案中,证监会称,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已于7月25日摘牌退市的锦州港,在7月4日退市整理期收到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公司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有证据证明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逮捕。前述二人正是锦州港财务造假案中的重要当事人。

  金通灵(300091.SZ)财务造假虚增营收11.35亿元、虚减营收2.50亿元,江苏证监局此前已做出行政处罚。该案虽然未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但已然涉及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多层次法律后果。据该公司7月17日晚公告披露,公司收到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被告单位金通灵,被告人季伟、袁学礼、冒鑫鹏应当以欺诈发行股票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等6人应当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上述几人正是金通灵时任“董监高”。

  投资者“用脚投票” 多家公司提前锁定退市,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集团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在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尚未发出的情况下,公司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而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记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证监会2月28日通报*ST东方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后,公司股价便连续跌停,于3月14日收盘价首次低于1元后延续“跌停模式”,且每日跌停封单都高达数百万手,最终于4月14日收盘价定格在0.37元/股。

  同样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还有普利制药、*ST苏吴、*ST高鸿等。已于5月22日摘牌退市的普利制药,在退市整理期首日(4月28日)股价跌至0.65元/股,暴跌73.9%,市值蒸发超99%。*ST苏吴、*ST高鸿分别于7月13日、8月8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据数据,彼时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跌超六、七成,且均已跌至1元以内。截至9月22日,*ST高鸿股价已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早已提前锁定“面值退”。

  此外,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紫天退被叠加退市风险警示,最终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而触及规范类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已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为10月13日。

  已于7月被摘牌退市的退市龙宇、退市九有、中程退最终因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而退市。

  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紫天退总市值不足8千万元,*ST高鸿总市值仅约5.3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