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新“新三样”崛起,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金融地产,这三个赛道火热,整体正从“并跑”向“领跑”迈进。

  你还在谈论出口“新三样”吗?中国经济的新“新三样”已经来了!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A股流传起了“纪联海”“易中天”这样的代码暗语,北交所机器人概念股年内翻倍,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这些看似分散的市场热点,背后其实串联着一条清晰的主线——科技板块崛起

  在近期的一次重要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了一个关键信号: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经突破1/4,超越了金融和地产的总和!这标志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接过经济增长的接力棒,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新三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关乎国运的产业跃迁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逻辑与机遇。

  我们先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新“新三样”为什么是它们?为什么是现在?这得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来看。国际上,科技就是最硬的拳头。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根基,AI是千行百业的“智慧大脑”,创新药则是生命科学的价值高地——这三者,是任何强国都要争的战略要地。国内呢,咱们经济的增长逻辑已经从依赖土地、人口等传统要素驱动的模式转向靠新质生产力驱动,说白了,必须技术密集、附加值高、能突破传统产业的内卷化困境。机器人、AI和创新药,完美契合了所有这些要求。

  理论很宏大,市场最诚实,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三个赛道有多火热: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被很多人看作是继电脑、手机、新能源车之后,下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A股龙头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三协电机首日涨幅惊人地超过785%,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这些还没上市的“潜力股”也成为了资本追逐的“香饽饽”。AI更不用说了,市值千亿以上的公司已有好几家,“纪联海”,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搞的是AI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这块的硬骨头,今年上半年订单多得接不过来,业绩爆表。“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他们是做光模块的,因为大模型需要高速数据传输,他们也跟着业绩股价双双爆发。

  最后看创新药,恒瑞医药逼近5000亿市值,药明康德、翰森制药、信达生物等市值也都在千亿级以上。中国的创新药正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可,商业模式也从“烧钱”走向“赚钱”。但热潮之下,中国的新“新三样”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答案是:整体正从“并跑”向“领跑”迈进。机器人进展最快,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产业链完整,市场全球最大,零部件国产化不断突破,但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AI处于“并跑”,应用层部分“领跑”。我们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应用领域有强大竞争力,但底层芯片和框架生态仍是短板。创新药则正从“跟跑”向“并跑”迈进。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显示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但靶点发现、基础研究转化仍是挑战。

  我们有何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场景红利、强大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是我们的三大法宝。但“卡脖子”的风险依然真切,关键环节若受制于人,产业升级就可能被“锁喉”。看清了差距,也就明确了方向。政策端需构建数据开放生态、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大算力基建投入;产业端则要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长期资本投入底层研发。特别是通过“监管沙盒”机制为创新试错留足空间,避免“一刀切”束缚手脚。总之,从“新三样”到新“新三样”,背后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发生变化。这条路肯定不轻松,但看看这些龙头公司的股价、看看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再看看企业们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资本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硬科技赛道,才是未来十年的最大确定性!你看好哪个赛道?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