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9月密集披露大额订单,产业需求结构性恢复
AI导读:
9月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大额订单,涉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领域,体现产业需求结构性恢复,凸显核心赛道生机。企业中标项目将巩固市场竞争力,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订单转化面临多重挑战。
9月份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大额订单,涉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力设备、工程建设等核心领域,这既体现出产业需求的结构性恢复,更凸显核心赛道的蓬勃生机。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企业订单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9月25日,苏州瑞玛精密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普莱德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收到国内某车企新能源车型平台项目空气弹簧总成产品的定点通知,该项目全生命周期预计实现销售额约5.56亿元。空气弹簧作为汽车底盘智能化的核心部件,此前长期被外企垄断,此次国内公司收到产品定点通知,标志着国内精密制造在该细分领域实现了突破。
同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计量设备招标采购)”项目中,公司成功中标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智能融合终端、专变采集终端五大类产品,中标总金额为1.42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2.1%。中标合同的履行预计对公司2025年及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9月19日,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多家子公司分别中标G2531杭州至上饶高速公路(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中环至浙赣界工程(杭州段)第TJ03、TJ05、TJ06、TJ07标段,合计中标金额约72亿元。中标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战略布局,能够巩固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若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9月10日,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与锂电某龙头企业客户的全资子公司签署日常采购订单协议,合同标的为锂电设备生产线等,总金额约10.05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1.52%,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或未来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近期上市公司频频获得大额订单是相关产业政策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双碳”行动带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企业带来订单。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订单转化需警惕多重挑战。比如,汽车零部件订单受下游车企产销情况影响较大;设备类订单交付周期较长,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技术标准调整冲击;工程建设项目面临长周期管理与成本控制压力。此外,行业竞争加剧也可能压缩盈利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