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复盘历史,国庆假期后A股短期多上涨,受政策、外部事件、流动性等因素影响。当前A股短期或延续震荡,建议节前逢低配置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及周期行业。

  复盘历史,国庆假期后A股短期多呈现上涨态势,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基本面以及假期期间海外股市表现等多重因素影响。(1)自2010年以来,15年中有10年上证综指在国庆假期结束后的5个交易日内实现上涨,且有12年节后表现与节前相反。(2)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基本面等是影响A股节后走势的关键因素。首先,政策和外部事件是核心因素,若偏积极,则节后A股可能上涨,如2011年汇金增持、2015年央行调低首付比例、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等;若政策收紧或外部出现负面冲击,则A股节后可能走弱,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3年巴以冲突、2024年严禁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等。其次,流动性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动性宽松可能导致A股节后走强,如2012年美国QE3、2017年央行定向降准、2019年美联储降息等;反之,A股节后可能偏弱。再者,基本面对A股节后走势也有一定影响。最后,节后A股走势与假期期间海外股市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

  当前来看,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但假期期间风险有限,投资者可考虑持股过节。(1)短期政策依然可能偏积极,假期期间外部风险可能有限。一是短期政策可能继续偏积极,政治局会议大概率继续聚焦稳增长,假期期间各地促消费政策可能加速落实。二是假期期间海外出现负面冲击的概率较小,中美在假期期间出现贸易摩擦的风险较小,俄乌、中东等短期出现地缘风险的迹象目前并没有出现。(2)短期流动性大概率维持宽松。一是宏观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在假期期间较难出现改变,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大概率延续偏弱趋势,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在假期期间较难改变,央行在月底可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二是股市资金短期依然维持较高的流入水平,融资和外资节后可能季节性回流,新发基金可能进一步上升。(3)假期期间基本面可能维持弱修复趋势,9月制造业景气可能回升,假期出行消费数据可能较好,但假期期间地产销售可能继续偏弱。(4)节前A股表现偏震荡,根据历史统计规律,节后A股表现可能偏强,A股市场呈现积极态势。

  行业配置建议:节前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部分核心资产及周期等行业。(1)节后科技成长和部分核心资产等表现可能相对占优。复盘历史,国庆假期后5个交易日内消费和科技成长行业表现相对占优,且节前5个交易日表现占优的行业节后优势大概率延续,尤其是产业趋势上行时,强势行业在假期前后可能持续领涨。当前来看,今年节后科技成长和部分核心资产等表现可能相对占优。(2)节后科技成长和部分周期行业表现可能相对占优。复盘历史,国庆假期后5个交易日A股领涨行业和假期期间美股领涨行业相关度较高,且近10年国庆假期期间美股领涨行业多是景气上行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材料和科技领域。当前来看,今年节后科技成长和周期行业可能相对占优。(3)当前成长中的电力设备、汽车、传媒、计算机等行业估值性价比较高。(4)节前建议继续逢低配置政策和产业趋势上行的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机械设备(机器人)、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传媒(游戏)、计算机(AI应用)等行业,以及基本面可能有所改善的电新(固态电池、储能、风电)、创新药、新消费、食品、军工等行业。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华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