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退市潮加速:25家公司退市,退市制度改革深化
AI导读:
今年以来25家A股公司退市,涵盖财务类、交易类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多种类型。退市制度改革加速,监管强化‘退市不免责’,市场环境净化推动投资理念转向价值投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随着*ST天茂9月底退市,A股市场退市潮引发关注。今年以来已有25家A股公司完成退市,原因涵盖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及吸收合并等类型。其中,退市制度改革与退市常态化成为市场焦点,3家公司选择主动退市,凸显企业战略调整需求。
今年8月,*ST天茂公告因业务结构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上市交易,并为投资者提供现金选择权(行权价1.60元/股)。除*ST天茂外,中航产融、玉龙股份亦因经营不确定性主动退市,中航产融旗下中航信托已被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托管。此外,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导致两家公司终止上市,显示资本整合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根据梳理,交易类退市今年尤为普遍,股价持续低于面值成为直接导火索。4月30日,*ST旭蓝、*ST嘉寓、*ST东方、*ST富润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被强制退市。新“国九条”明确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强调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格局。财务造假仍是监管重点,去年退市制度改革细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单年大额造假、多年连续造假公司将被直接“红牌罚下”,今年锦州港、卓朗科技、普利制药等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随着退市常态化,监管层强调“退市不免责”。内蒙古证监局拟对已退市公司亿利洁能、控股股东及29名责任人处以3.75亿元罚款,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辽宁证监局对锦州港及11名高管合计罚款3860万元。自去年退市新规实施至今年8月底,证监会已查处67家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移送33家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过去5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2020-2024年分别达16家、22家、43家、46家、55家。目前,紫天退、*ST广道、*ST高鸿、*ST东通等公司因触及退市指标或违法情形即将退市。
大象投资认为,退市制度倒逼企业规范治理、聚焦主业,避免因指标不达标或违规被清退,但退市企业面临融资受阻、品牌受损等困境。对投资者而言,短期需承受股价暴跌损失,长期来看市场环境净化将减少“踩雷”风险,推动投资理念向价值投资转型。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