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调,半导体国产化加速,2025湾芯展将启
AI导读: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将举办,汇聚600余家头部企业。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国产替代逻辑得到强化。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0.94%,收报3897.03点;深证成指跌2.70%,收报13355.42点;创业板指跌4.55%,收报3113.26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5156亿,较昨日缩量1376亿。行业板块涨少跌多,水泥建材、燃气、公用事业、煤炭行业涨幅居前,电池、半导体、能源金属、贵金属、光伏设备、小金属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2800只,近70只股涨停。
以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为主题的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湾芯展),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深圳市相关官员公开确认,本土半导体企业新凯来将参展,并会“给大家带来惊喜”。2025湾芯展设IC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4大展区,汇聚 ASML、北方华创等600余家国内外头部企业,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预计吸引超6万专业观众。此外,新凯来旗下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万里眼”)也将参展。根据万里眼官微信息,在“湾芯展2025”上,万里眼将发布多个新品,包括高速实时示波器、仪器产品及解决方案展示等。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方正证券表示,2025年以来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进入加速期,受益于AI算力与国产化的双重驱动,行业呈现“政策助力、技术突破、需求拉动”的良性循环。申万宏源指出,电子行业整体呈现技术升级与国产化加速的特征,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方正证券: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进入加速期
2025年以来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进入加速期,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国产化率达21%(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大基金三期首投聚焦键合设备(拓荆键科获4.5亿元投资),华为昇腾AI芯片路线图推动先进制程需求,国产设备商在先进封装、核心零部件等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受益于AI算力与国产化的双重驱动,行业呈现“政策助力、技术突破、需求拉动”的良性循环。
申万宏源: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电子行业短期受国补退坡影响,消费电子业绩承压,但长期来看国内政策对半导体等领域的国产替代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结构上,存储涨价趋势延续,国内芯片产销增速加快,光模块出口均价降幅收窄且出口量保持正增长。电子行业整体呈现技术升级与国产化加速的特征,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光大证券:半导体材料板块处于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共振阶段
AI算力、数据中心与智能驾驶需求持续拉动半导体行业扩张,晶圆先进制程产能加速建设,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稳步增长。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细分材料需求保持增长。综合来看,半导体材料板块处于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共振阶段。
中信证券:国产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公司将持续受益
10月7日最新发布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重要报告建议持续扩大出口限制,保障美国及其盟国的技术领导地位。国际形势或倒逼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同时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晶圆厂加速扩产,逐渐摆脱对海外设备的依赖,国产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公司将持续受益。
兴业证券:“先进工艺扩产”或将成为自主可控主线
根据SEMI和SEAJ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支出总计330.7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23%。从地区来看,第二季度中国大陆的支出最高,为113.6亿美元,占总支出的34%。2024年光刻先行,同时国产设备先进工艺突破与验证持续推进;未来3年,“先进工艺扩产”或将成为自主可控主线。
招商证券:国内政策扶持与国产替代逻辑得到强化
半导体领域算力基建需求旺盛,先进半导体持续受益,云端AI资本开支维持高位,直接拉动高端GPU、HBM存储及先进封装需求,供给端产能向高端产品倾斜,DRAM存储器价格持续走强。外部压力倒逼自主可控,特朗普再举关税大旗,半导体供应链安全议题持续升温,国内政策扶持与国产替代逻辑得到强化。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