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A股市场实现量质齐升,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值大幅增长。资本市场改革围绕注册制、多层次市场体系等展开,投融资协调发展,A股活跃度显著提升。同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速,‘引进来’与‘走出去’不断深化,外资参与度提高,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拓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资本市场量质齐升。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4100多家增至5400多家,总市值从70万亿元迈上100万亿元,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上市公司分红回购金额合计达到10.6万亿元,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筑了坚实的金融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与韧性,资本市场改革成关键。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下一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可围绕深化注册制改革、大力发展多层次市场体系、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重点展开,提升市场功能,防范市场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投融资协调发展

投资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十四五’期间,以深化投融资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一方面,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接力式服务,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提高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推动创新资本形成。

‘下一步,需要通过制度、资金与治理的协同发力,完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在制度层面,深化科创板创业板与北交所改革;在资金层面,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转向‘主动赋能’;在治理层面,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穿透式监管,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吸引力增强,A股活跃度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完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和信心,A股活跃度显著提升。在资产端,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标的。在交易端,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维护正常交易秩序。在执法端,坚持监管‘长牙带刺’,不断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此外,投资者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效率。

今年以来,A股活跃度显著提升。8月份,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截至10月10日,A股已经连续37个交易日成交额在2万亿元以上,年内日均成交额达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田轩表示,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内在稳定性,关键在于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丰富市场产品和服务体系。

‘朋友圈’扩容,双向开放提速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外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市场、产品和机构双向开放不断深化,‘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深化。‘引进来’方面,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展业。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对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8月底,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走出去’方面,监管部门持续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截至目前,有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田轩表示,近年来,国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积极‘走出去’,跨境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龚芳表示,未来,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双向开放步伐可从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鼓励和允许证券公司及资管机构加大跨境产品的创新两方面发力。章俊认为,还需要加快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的期货期权债券产品,完善跨时区清算与中央对手方互联互通,强化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定价功能。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我们坚信,下一个五年,资本市场将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塑造一个活力奔涌、韧性更强的健康生态,精准滴灌新质生产力,让创新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注入不竭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