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0月21日早盘苹果概念股集体拉升,相关指数大涨。分析认为消费电子回暖因贸易局势缓和及iPhone17系列销售强劲。市场结构变化,红利指数回落,双创资产飙升,市场风格或变。

  果链爆发!

  10月21日早盘,苹果概念股迎来集体拉升,相关指数大涨近3%,这充分体现了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态势,A股福立旺一度涨超12%,环旭电子涨停,安泰科技、立讯精密、珠海冠宇等涨超8%。港股苹果概念股亦是集体大涨,市场热度高涨。

  分析人士认为,消费电子的回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贸易紧张局势最近几个交易日略有缓解,这显著利好消费电子板块,为市场注入信心;二是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也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报告显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早期销售极为强劲,销量较iPhone 16系列高出14%,凸显苹果产品强大市场吸引力。此外,Melius Research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苹果现拥有多年来最强劲的长期产品路线图。

  集体拉升

  10月20日晚间,美股收盘,苹果涨约4%,收盘报262.24美元/股,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飙升至3.89万亿美元。凭借这一表现,苹果反超微软的3.84万亿美元,再度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这一表现对于A股和港股的产业链有明显带动,苹果产业链迎来发展新契机。

  今日早盘,苹果概念股集体飙升。环旭电子涨停,统联精密、奕东电子、视源股份、立讯精密、工业富联、歌尔股份等集体飙升。港股市场高伟电子、丘钛科技、瑞声科技、富智康集团、舜宇光学、比亚迪电子亦集体大涨,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也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报告显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早期销售极为强劲,销量较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iPhone 17基本款在中国市场表现格外突出,销量几乎翻了一番;而高端机型iPhone 17 Pro Max在美国的需求增速最为迅猛,彰显苹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Loop Capital将苹果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成为最新一家看好iPhone需求改善趋势的投行。其在报告中指出,当下正处于苹果长期预期的采纳周期起点,预计到2027年全年,iPhone出货量将持续增长,为苹果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10月21日,Melius Research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苹果现拥有多年来最强劲的长期产品路线图。计划明年初推出的新一代Siri 2.0,将推动未纳入财务模型的新产品类别,如家庭中枢设备和机器人,或支撑苹果营收与利润。分析师还表示,iPhone升级周期未来几年将成重要增长动力。预计2026财年及以后推出的新款iPhone将提升平均售价,推升营收和利润率。此外,苹果每股盈利能力或早于市场预期突破10美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市场风格是否又变了?

  随着贸易争端局势缓和,市场风险偏好也明显回升。因此,市场结构也有了明显变化。10月21日早上,红利指数明显回落。相应的,双创相关资产显著飙升。创业板指涨超3%,沪指涨近1%,深证成指涨近2%,超硬材料、深海科技、CPO、存储芯片等方向领涨,沪深北三市上涨个股超4200只。那么,风格是否再度发生了变化?

  国金证券认为,此前市场的调整的内核可能并非贸易关系的变化。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回撤,且贸易冲突加剧不能解释本来受益于此逻辑的自主可控板块回撤反而更大的现象。调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前美国金融资产与GDP比值本就处于高位,服务业走弱且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矛盾开始出现扩散(例如电力短缺)。

  A股4月以来的上涨更多与海外逻辑同频,这轮调整也是结构切换的开始。从最新变化来看,各类事件的缓和降低了市场短期内急跌的概率。但需要看到的是,服务业向下的力量并不会扭转,但制造业与全球实物需求回升的阻力会因为关系缓和而缓解,市场主线的变化仍在继续。这也是他们前期提示市场风险,又在中期表达“真正的牛市还未开始”乐观观点的底层逻辑。

  分析人士认为,调整期间涨幅较大的红利板块其实也有景气回升的原因,比如煤炭和航空等。而自主可控之所以调整剧烈,主要原因还是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来看,可以相对弱化风格。因为,本周仍处于关键窗口期,市场大跌的概率并不高。从资金博弈的角度来看,红利资产的资金刚刚介入不久,此时大幅撤离可能性也不高,而科技股此时可能也会利用一下“窗口期”进行自救。从长期来看,可能还是要注意外围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不止于贸易争端,更多地可能来自全球各种资产全面暴涨之后带来的调整风险。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