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深化改革:强化市场包容性,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深化投融资改革,增强市场包容性。改革举措包括推进板块改革、夯实市场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及强化投资者保护,旨在提升市场活力与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聚焦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加聚焦强本强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增强市场包容性成为重要关键词,这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提升市场活力。
同时,吴清介绍了资本市场系列改革举措,一是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二是进一步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三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四是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四方面改革举措构成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增强市场包容性瞄准“融资端适配性”;夯实稳定基础聚焦“风险防控底线”;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规则标准”;强化投资者保护筑牢“市场信任基石”。四者环环相扣,以开放与监管协同提升市场韧性,用制度创新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资本市场改革注入新动力。
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
让资本精准流向创新领域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助于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好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创新引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是关键一环。今年6月份,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我们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同时,其宣布推出科创板“1+6”政策措施,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等。
时隔4个多月,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强调“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介绍了科创板“1+6”政策举措进展,预告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同时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在市场人士看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构建“金字塔形”市场生态的关键一步。田利辉表示,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新三板更好发挥孵化培育功能,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和上市规范培育功能。这种差异化布局打破了“单一上市标准”的桎梏,实现了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硬科技龙头的全周期资本覆盖。其核心意义在于让资本精准流向创新领域,同时通过转板机制形成“培育—升级—退出”闭环,为经济转型注入长效动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要夯实沪深主板的“压舱石”作用,提升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强化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提升北交所市场活力和影响力,深化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转板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板块间有序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资本市场迈向新高度。
全流程强化投资者保护
增强投资者信心
据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从强监管和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入手,持续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筑牢投资者保护“基石”。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抓强监管,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打准打疼;另一方面,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田利辉表示,这23项务实举措的核心是构建“全流程防护网”。发行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退市端建立赔偿机制、交易端营造公平交易的制度环境,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偿”的完整链条。特别是纠纷多元化解与罚款赔偿联动机制,让投资者维权从“耗时费力”变“高效便捷”,这不仅能直接提振中小投资者信心,更能倒逼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从根本上净化市场生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干意见》以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多维度构建中小投资者保护平台,从而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秩序。一方面,在完善中小投资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支持法院专业调解、证券仲裁的同时,强调了充分发挥证券期货律师化解纠纷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对“关键少数”的追责,健全行、民、刑全链条立体化追责机制,同时坚决追究中介机构未尽勤勉尽责义务的责任,建设让投资者放心投资的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直击外资配置痛点
稳步扩大高水平开放
在对外开放方面,吴清表示,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天,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扩大投资范围、明确政策预期、加强服务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着力提升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打造更加透明、便利和高效的投资环境。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持续完善,将有力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激发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积极性。田利辉表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带来从“渠道扩容”向“制度接轨”的开放,直击外资配置痛点。准入简化等降低了交易成本,投资范围扩大与对冲工具完善则解决了风险对冲难题,对外资尤其是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将显著增强。
“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我国在开放效率与产业潜力方面形成双重优势;对接国际规则让外资‘来得放心、留得安心’。”田利辉表示,这不仅能吸引外资净流入,更能通过专业资金参与优化市场定价机制,提升A股国际话语权。当前,全球资产进入再配置窗口,中国资产估值洼地特征明显,将持续吸引外资流入,A股市场结构有望不断优化,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