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阿里千问APP正式上线公测,能否带动阿里股价走强?此前阿里股价因“千问”项目一度大涨后回落。千问试用体验有优缺点,其上线能否成股价转强催化剂?巴菲特投资逻辑切换至AI基础设施,买入谷歌股票大涨,阿里千问项目值得期待。

  今天,阿里的千问APP正式上线公测,这能否成为带动阿里股价再次走强的新机会?阿里股价的走势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千问APP的上线,无疑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上周四,阿里就悄然启动了“千问”项目,从媒体报道来看,“对标ChatGPT”几个字,刺激市场敏感神经,当天阿里股价一度大涨5%。然而,很快市场就恢复平静,股价又跌了回来。

  千问到底行不行?今天,笔者第一时间就下载APP,也亲测了一番。

  在此之前,笔者已经使用过多款国产AI助手APP,比如KIMI,比如最火的Deepseek,接下来是豆包、元宝等等。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上述APP其实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之处。但用了这么久,确实还没有发现哪一款能够鹤立鸡群。

  但今天试用了千问,说实话略感失望。千问的外观类似于豆包,问答过程类似于元宝或DeepSeek,多问几个问题,也出现过“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的提示。所以,从试用感受来看,确实还没有看出千问的强大之处究竟在哪儿。朋友说,那是因为我只是一个最最最普通的“小白”,不知道千问的强大之处,也很正常。

  我把问题抛给了千问自己,让它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话,讲讲千问到底强在哪儿。千问的答案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中文场景最懂你”,说白了,就是给咱国人用的。第二,“编程办公最高效”。如果你是程序员,用千问来写代码很厉害。可惜我不是程序员。第三,开源免费,谁都能用。仅仅这一点,简直抓住了国人的心。自从上网以来,似乎多数人但凡遇到收费的,都不想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午11点多,千问最终还是被用崩了,这也是很多其他AI助手都遇到过的问题,一旦用户涌入过载,服务器就不堪重负,这个难题怎么破?免费真的好吗?

  接下来,探讨一下千问上线,能否成为阿里股价转强的催化剂?

  先看一个消息,前两天爆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的三季报,伯克希尔在三季度大举减持苹果公司,买入谷歌46亿美元,也使得谷歌成为其第十大美股持仓。

  伯克希尔此举,被看作巴菲特谢幕前最后一笔重要交易。更重要的是,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发生重大切换,即从消费电子,切换到了AI基础设施。巴菲特买入之后,谷歌在三季度股价大涨38%,进入四季度后,又涨了近14%。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坊间传闻,巴菲特之所以买谷歌,是因为他已经亲测Gemini 3.0 ,亲眼见证了一个复杂项目从Python 到Rust的一键迁移。巴菲特看完之后,当场买入了43亿美元的谷歌股票。从这一点来看,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确实是值得资本期待的事情。

  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一个玩笑话,因为我觉得,老爷子大概率和我一样,根本就不懂技术,不可能体验一下APP,就轻率下注了。但这个玩笑话,应该也适用于阿里。你要想资本进场,必须要让大佬们清晰直观的看到,千问的强大之处究竟在哪儿。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只能让市场自己慢慢去体会了。那么大家觉得,千问、元宝、豆包、KIMI等等,未来谁能“胜者为王”,谁又会黯然退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