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A股市场上涨,2026年宏观经济将如何演绎?申万宏源年会称,2026年或是改革与发展全面发力年,A股AI产业链大波段上涨未结束,春季前科技成长或反弹,下半年或全面上涨,可关注复苏交易、科技产业趋势、制造业影响力提升三大结构线索。

  2025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A股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股市热点频现。那么即将到来的2026年,宏观经济将会如何演绎,A股市场上涨行情是结束还是蓄势待发?这一疑问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1月18日,在申万宏源2026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再是旧动能的延伸,而是新要素动能的拓展,这将为资本市场投资打开全新空间。”

  “2026年,‘十五五’开局之年,或将是改革与发展‘全面发力’年。”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向“改革”要红利,或意味着三层含义:“改革”所指方向,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扩内需政策,或将在“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时代“红利”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或与“改革”实际推进状况紧密相关。

  对于A股策略方面,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A股AI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但大波段上涨行情尚未结束,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可能震荡调整,2026年下半年,A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2026年或是“全面发力”年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科创驱动下,以知识、技术、数据、算力、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要素和新资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刘健称。

  在刘健看来,技术要素的积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同时,“十五五”时期数据要素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十五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赵伟称,这一表述凸显了当前科技竞争的严峻性与我国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决心,超常规措施或将体现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人工智能+”行动的全面实施或成重要抓手,旨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提“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赵伟认为,续写“两大奇迹”,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速有基本要求,或意味着内需政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从内需的角度来看,赵伟认为,2026年,经济将进入非典型“复苏”阶段:名义GDP改善带动盈利改善、景气蔓延;由于供需两端的助力,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化明显,结构性特征依然会非常突出。“2025年三季度名义GDP是可比时段历史最低水平,无论实际GDP还是物价表现都已处于政策容忍的下限;扩内需、‘反内卷’、化债等政策力度支持下,名义GDP将进入修复通道。”赵伟预计,2026年PPICPI同比分别下降0.5%、增长0.6%。

  赵伟认为,消费或受益于名义GDP改善等,但可能结构分化突出。商品零售面临需求透支压力,预计2026年社零增速4.5%,剔除通胀影响后与2025年基本持平;预计2026年服务业零售额增速为5.5%,有望好于2025年。化债方面,赵伟认为,化债力度加大,对投资资金的“挤出效应”缓解,有利于2026年投资增速修复,盈利见底改善,也有利企业投资意愿的恢复;投资增速节奏上更容易“前低后高”。他预计,202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3%左右,有望好于2025年,可能重点投向消费类基建、数字基建、枢纽建设等。外需方面,“展望2026,出口韧性或依然强劲,对美占比降幅或收窄、对非美区域占比或继续抬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在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或将带动中国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抬升。”赵伟称,美国“中期选举”对中国贸易形势的影响或中性略偏正面,“抢出口”的透支效应亦不必过虑。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股成为上涨行情中的最强主线。不过,近期A股科技股出现阶段性调整,整体呈现“高位回落、内部分化”态势。“A股AI产业链长期性价比不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后面可能会有一个高位震荡阶段,但并非科技股大波段上涨行情结束,调整消化了长期性价比问题之后,还有重新向上的波段。”傅静涛说。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较为像2014年初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和2021年初的新能源,这三段都不是大波段行情的结束,但也都出现了季度级别的“高位震荡”和“调整阶段”。对此,傅静涛提示了三个历史经验:一是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新增产业催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二是调整阶段:通常由明确的产业扰动触发,这个扰动最终验证不是产业趋势的终结,但却引发了“怀疑牛市级别”的调整;三是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傅静涛认为,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年下半年,A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他的逻辑在于,2026 年中游制造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细分行业明显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 年中可能是“政策底”验证的时刻。“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新兴产业趋势强化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是支撑A股全面上涨的因素。”傅静涛总结称。在A股配置方向上,傅静涛认为,2026年可关注三大结构线索:复苏交易(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科技产业趋势(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制造业影响力提升(化工、工程机械)。整体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看,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一季度,通胀压力可控,预计宽货币、宽财政仍是主基调,建议股债相对均衡配置。未来随着通胀与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建议低配债券,超配权益。战略层面,继续看好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投资回升的大宗商品、具备持续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和对冲长期尾部风险的黄金。(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