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21日A股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跌2.41%,深成指跌3.41%,创业板指跌4.02%,成交额1.97万亿。券商分析称,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美股AI科技股回调等外围压力,叠加A股内生估值压力致调整。机构对后市有分歧,部分谨慎认为调整刚开始,部分乐观称调整空间有限,建议关注AI应用、科技创新等方向。

  11月21日,A股市场迎来震荡调整行情,上证指数单日下跌2.41%;深成指跌幅扩大至3.41%;创业板指单日重挫4.02%,两市成交额达1.97万亿元,放量下跌态势凸显市场情绪分化。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并整理了多家券商的最新观点,券商普遍认为,美联储降息概率下降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收缩和美股AI为代表的科技股集体回调增加了全球股市的压力,A股难以独善其身。

  外围压力冲击A股市场,11月21日A股调整中,前期涨幅较高的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板块成为“重灾区”。东吴证券指出,本轮调整是外围因素与内生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全球流动性紧缩之下,A股难以“独善其身”;二是海外“AI泡沫”焦虑、科技板块下跌波及A股;三是碳酸锂期货大跌引致新能源板块大跌。

  机构争议调整后市走向,部分券商观点谨慎,如华西证券指出四季度亚太市场AI股调整压力较大,太平洋证券表示美股后续下跌空间打开不利于A股风险偏好上行;一些券商则更积极乐观,华安证券认为当前良性调整期间幅度已接近历史可比情形,预计进一步调整空间不大,成长科技仍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的最强主线,东吴证券也表示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11月之后市场调整或结束并迎来春季行情提前布局窗口。

  在具体板块配置上,若12月市场开启春季行情,资金主线有望向AI应用等方向切换,具体建议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以AI应用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趋势,包括AI+医药、AI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二是与“十五五”规划紧密相关、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如氢能、核能、量子、商业航天等。(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