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真实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二次启动赴港上市计划。其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已获批用于治疗HIV感染和COVID-19,市场前景备受瞩目。但公司在销售端过分依赖复星医药,2024年占比仍高达99.2%。真实生物已于2024年9月与复星医药产业终止合作,计划转向与53家经销商的合作。


日前真实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二次启动赴港上市计划,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是继2022年8月首次尝试后,真实生物再次寻求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引发新股焦点关注。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过去两年(2023年、2024年)的财务表现呈现收入大规模下降但亏损大幅收窄的特点。新冠药物市场持续收缩,导致真实生物收入节节下降,2023年收入约为3.44亿元,2024年降至2.38亿元。不过,公司亏损总额从2023年7.84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4004.2万元。真实生物在股市中的表现备受瞩目。

真实生物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已获批用于治疗HIV感染和COVID-19。除此之外,公司业绩几乎完全来源于复星医药,令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阿兹夫定的市场前景仍被看好,尤其是在HIV治疗领域。

长效潜力

真实生物核心产品为阿茲夫定。阿茲夫定是一款双靶点口服核苷类药物,结合了逆转录酶抑制(NRTI)和Vif辅助蛋白抑制两种作用机制,这使其在治疗HIV感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长效机制使得阿茲夫定有潜力成为全球首款每周服用一次的口服抗HIV药物。

后续的研发布局,展现了真实生物更大野心。其中CL-197是一款正在开发中的新型口服HIV候选药物,具有显著的长效机制,半衰期超过168小时。阿茲夫定与CL-197的联合治疗方案,则可能是一种更“长效”的方案。此外,阿茲夫定抗肿瘤潜力也在探索,计划于2025年启动相关临床试验。

尽管如此,阿茲夫定要想拿下其他药物占领的市场,并非易事。HIV治疗市场高度集中,由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主导。吉利德科学是市场绝对领导者,占据最大份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HIV药物市场自2018年3.0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6.3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3.27亿美元。

阿兹夫定作为一种NRTI药物,常与其他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因此不被视为现有药物的直接替代品或竞争产品。但真实生物要想真正参与竞争,还需要更多、更高规格的临床数据。

业绩乏力

新冠药阿茲夫定一度为资本市场的“明星”。随着新冠疫情逐步趋于平稳,相关药物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许多药企面临停产和撤回申请的局面。2023年,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原料药厂家拓新药业也宣布停产,侧面证明市场需求严重缩水。

部分新冠药厂商“入不敷出”。腾盛博药(02137.HK)在研发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时,投入了超过2亿美元,但销售收入仅为5160万元人。这一巨大投入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差距凸显了药物研发中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2023年和2024年,真实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和1.51亿元,随收入规模下降有所降低。2023年阿兹夫定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并在2024年成功续约。产能方面,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约30亿片,产品累计销售已超过1000万瓶。

2023年真实生物收入约为3.44亿元,2024年降至2.38亿元,阿兹夫定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此外,真实生物在销售端过分依赖复星医药,2023年来自复星医药销售额占比高达100%;2024年占比仍高达99.2%。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生物已于2024年9月与复星医药产业终止合作,并计划在2025年将收入来源主要转向与53家经销商的合作,这是真实生物走出的一步“险棋”。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