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融资额稳中略降,较去年同期下降27.66%。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九成,成为市场主力军。科创板和创业板IPO融资占A股总融资的逾六成。监管层为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阶段性收紧了IPO发行节奏,导致短期IPO融资规模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融资额稳中略降。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30日,A股市场股票融资规模达2178.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26%;其中IPO上市企业2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IPO融资规模约170.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66%。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兴产业类IPO公司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公司主要来自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高达九成。其中电子、电力设备、汽车行业募资位居前三名,募资额分别达42.34亿元、26.57亿元、22.48亿元,显示出市场对这些行业的强烈看好。

  从各板块IPO融资额来看,深市主板、创业板、沪市主板、科创板以及北交所均有所表现。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IPO融资占A股总融资的逾六成,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一趋势反映出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青睐。

  从IPO企业融资额来看,今年前3个月,多家企业实现了高额融资。其中,15家企业IPO融资额超5亿元,9家企业IPO融资额超7亿元,5家企业IPO融资额超10亿元。IPO融资额前三名分别为兴福电子、汉塑科技、恒鑫生活,IPO募资额分别为11.68亿元、11.62亿元、10.18亿元,这些企业的强劲表现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尽管今年前3月IPO融资额同比下降逾两成,但市场依然保持活力。这一变化除了与IPO企业减少3家有关外,还与IPO企业融资规模普遍小于去年有关。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IPO融资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8月以来,监管层为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阶段性收紧了IPO发行节奏,这也导致短期IPO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例如,2023年8月A股IPO融资额为576.44亿元,而自2023年9月以来,A股IPO月融资额均未超过200亿元;其中,自2024年2月以来,A股IPO月融资额更是均未超过100亿元。这一变化表明,监管层正在通过调整IPO发行节奏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