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热浪来袭:募资超千亿,新消费硬科技成主力
AI导读:
6月21日夏至,港交所迎来IPO热浪,上半年43家企业登陆港股,募资超千亿港元居全球榜首。新消费、硬科技企业成IPO主力,港股生态变迁明显,热门赛道明星公司纷纷赴港。
6月21日夏至,香港天文台录得高温,港交所也迎来IPO热浪。截至上半年,43家企业登陆港股,募资超千亿港元,居全球榜首。新消费、硬科技企业成IPO主力,港股生态变迁明显。
热门赛道明星公司纷纷赴港,如SHEIN转向香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透露,筹备IPO达100宗,排队企业超160家。企业赴港路径多元,涵盖直接首发、A+H等四种模式。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A股龙头“先A后H”,燃起投资者兴趣。
此轮IPO热潮中,科技、消费、高端制造类企业居多。新消费与硬科技成并行主线,新消费企业估值提升,硬科技企业融资需求迫切。港股流动性变好,生物医药股交易额、频次及换手率显著提升。
香港联合交易所制定多元化上市标准,针对新兴行业和创新企业设立特殊章节。美的、地平线等企业赴港上市,A+H热潮源于政策支持、市场扩展需求及港股国际化优势。港股“科企专线”推出,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募资登顶全球。市场普遍看好全年情况,德勤预计全年募资2000亿港元。全球IPO活动疲软,港股IPO市场火热明显。拟IPO“后备军”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与健康等企业争相赴港。
从赴美转为赴港成趋势,药企考虑从美股转向港股。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估值提升,投资人、企业创始人态度转变。今年上半年新股超额认购率高,零售消费行业认购热情最高。港股开户火热,需预约审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