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昨夜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公告,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其66.99%股份,引发借壳上市猜测。但分析指出,借壳之路充满挑战,智元机器人距离借壳还非常遥远,需警惕借壳炒作。

昨夜,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公告,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收购其66.99%股份,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此举引发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或借壳上纬新材成具身智能第一股,7月10日上纬新材股价涨停。

不过,有分析指出,智元机器人距离借壳还非常遥远,该方案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收购,避开全面要约收购,但若真要借壳,此次收购并非最划算方案,未来资产注入难度大。联储证券投行部并购业务负责人尹中余表示,目前只是要约收购形式,不存在借壳上市可能。

根据公告,此次方案分两步,协议转让部分,智元恒岳及致远新创合伙将合计受让29.99%股份,恰好低于30%的要约收购触发线。同时,SWANCOR萨摩亚等放弃表决权,智元恒岳一方已拿下上纬新材实际控制权。第二步,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累计耗资将达21亿元。

尽管市场躁动,但借壳上市难度大。智元机器人成立不足29个月,不符合科创板重组上市条件。此外,标的资产还需满足净利润或营业收入等条件,对商业化场景不成熟的具身智能企业来说不利。历史上,标的资产被并购的估值与IPO估值存在差距,大量IPO遇阻公司因估值不达预期拒绝被收购。

因此,警惕借壳炒作,即便创始人有意愿,其他股东意愿、收购价格及监管放行等都是问题。智元机器人借壳上纬新材之路充满挑战。(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