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追问百英生物IPO:股权激励合理性成焦点
AI导读:
7月25日,北交所向百英生物下发IPO审核问询函,聚焦股权激励合理性、核心技术及市场地位、业绩增长持续性等九大核心问题,要求公司详细说明相关情况。
7月25日,北交所向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英生物”)下发IPO审核问询函,针对股权激励、核心技术与市场地位、业绩增长持续性、募投项目必要性等九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追问。
问询函首先聚焦百英生物的股权激励合理性。招股书显示,公司实控人查长春向董事、总经理程千文无偿转让9%股权。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程千文入职仅5个月即获大额股权的商业逻辑,员工持股平台中部分合伙人借款出资的真实性,无偿赠与股权是否附加服务期等约束条款。
作为抗体CRO赛道选手,百英生物宣称拥有“高通量、高表达”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及75项专利。但北交所要求其进一步披露:“高通量”是否依赖人力密集投入,外协工序占比过高是否削弱核心竞争力,15项未申请专利的非专利技术如何防范泄露。
财务数据显示,百英生物2022-2024年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显著,但境外收入占比从25.71%飙升至55.23%。监管层追问净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的合理性,境外客户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易的合规性,各业务毛利率差异显著是否存在低价冲量情形。
尽管现有产能利用率未饱和,百英生物仍拟募资4.9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及江苏生产基地建设。北交所要求说明新增产能消化风险,江苏项目已投建2年却仅完成12%预算继续募资的合理性,研发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是否变相投向房地产。
针对稳定细胞株开发业务,北交所关注到核心细胞株CHOK1BN依赖英国ECACC授权的合规风险,若授权协议到期后无法续约,是否导致核心资产“断供”,FDA的DMF认证续期是否存在障碍。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