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A股新股发行稳步推进,硬科技属性显著。科创板与创业板成新股上市重要阵地,新股集中于电力设备、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更多选择。

今年以来,A股新股发行稳步推进,硬科技属性显著增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A股市场共有76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增加8只,首发募资额合计750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674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成为新股上市的重要阵地,有36家公司成功登陆,占比47%;15家公司则选择北交所,占比20%。硬科技企业上市潮,正引领资本市场新风向。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新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汽车、电子等前沿科技领域。数据显示,电力设备行业新股数量最多,达16只;汽车和电子行业紧随其后,新股数量均为11只;机械设备行业也有9只新股上市。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A股IPO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注册制改革下,审核流程更加透明高效,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了便捷通道。资本要素正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指出,年内A股IPO数量与融资额同比增长,市场活力显现。融资高度集中于华电新能等大型科技项目,凸显龙头企业的吸金效应。新股中硬科技企业占比攀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源倾斜日益明显,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核心技术创新。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彰显科技力量。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例如,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将行业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同时,正式启用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更多选择。

从IPO排队企业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9日,年内已有186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较2024年全年的98家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半导体、医疗保健、汽车、电子等行业公司数量较多,显示出科技行业的强劲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年内有83家拟IPO企业选择撤材料离场。从终止上市原因来看,有的因板块定位不符被劝退,暴露出企业盲目闯关的投机心态;有的则因业绩变脸而退场;还有的因科创属性被质疑,从而终止上市。这进一步凸显了监管部门对科技企业上市的严格把关。

刘祥东认为,硬科技企业凭真功夫抢滩资本市场,而带病、伪科技企业则被监管挡在门外。针对如何进一步防范伪科技公司上市,他建议完善科技属性认定标准,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行业专家对企业的科技含量进行独立评审。

展望后市,田利辉预计,A股IPO节奏将温和提速,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将为更多优质科技企业提供上市机会,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