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数量和融资额显著回暖,新增IPO企业78家,募资规模达773亿元,超去年全年。创业板、科创板融资额领先,新兴产业占比九成,预计后续IPO节奏将温和提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市场(股票知识)呈现显著回暖态势,IPO融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展现出资本市场强劲活力。据Wind数据统计,按上市日计算,前三季度A股市场新增IPO企业7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IPO合计募资规模达773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的674亿元,同比增长61.49%。其中,创业板IPO企业29家,沪市主板IPO企业17家,深市主板IPO企业9家,科创板IPO企业8家,北交所IPO企业15家。

  从IPO行业分布来看,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公司主要来自电力设备、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轻工制造、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行业,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九成,成为市场(股市热点)增长新引擎。其中电力设备行业新股数量最多,达16只;汽车和电子行业的新股数量均为12只;机械设备行业新股9只。从行业募资额来看,汽车、公用事业、电子行业位居前三名,募资额分别达192.02亿元、181.71亿元、119.05亿元。

  从IPO地区分布来看,前三季度江苏省有20家企业上市,位居榜首;广东省、浙江省分别有14家、13家企业上市,位居二、三名。从各大城市排名来看,前三季度苏州市有7家企业上市,位居第一;上海市有5家企业上市,位居第二;深圳市、杭州市均有4家企业上市,并列第三。

  从各板块IPO融资额看,今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融资额达372.84亿元,位居各板块之首;创业板融资额达205.60亿元,位居第二名;科创板融资额为81.17亿元,位居第三名。此外,深市主板融资额为62.82亿元;北交所融资额为50.60亿元。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IPO融资额为337.37亿元,占A股总融资额的43.64%,凸显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展效应。

  从IPO企业融资额看,今年前三季度,14家企业IPO融资额超10亿元,6家企业IPO融资额超20亿元,IPO融资额前三名分别为华电新能、中策橡胶、天有为,IPO募资额分别为181.71亿元、40.66亿元、37.40亿元。此外,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友升股份、影石创新、瑞立科密、开发科技、兴福电子、汉朔科技、威高血净、恒鑫生活、永杰新材等公司IPO募资额均超10亿元,形成优质企业集群效应。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融资额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超六成,主要得益于单个IPO企业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大增;同时,IPO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家。以IPO募资规模前三名为例,今年前三季度,IPO融资规模前三名分别为华电新能、中策橡胶、天有为,前三名IPO合计融资额259.77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IPO融资规模前三名分别为永兴股份、艾罗能源、达梦数据,前三名IPO合计融资额63.08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从IPO排队企业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年内已有186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较2024年全年的98家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来自半导体、医疗保健、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公司数量较多,预示新兴产业将持续引领资本市场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今年以来A股IPO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注册制下,审核流程更加透明高效,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了便捷通道,资本要素正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预计后续A股IPO节奏将温和提速,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