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6日,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在港交所挂牌,角逐“港股Robotaxi第一股”。两家公司募资后战略聚焦L4级车队商业化,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突破720辆,文远知行L4级别自动驾驶车队超1500辆。尽管均处亏损,但商业化进程加速,港股市场成智驾企业聚集地。

科创板日报》11月6日讯11月6日,小马智行(02026.HK)与文远知行(00800.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共同角逐“港股Robotaxi第一股”,L4级车队商业化成为两家公司募资后的战略核心。自动驾驶商业化港股IPO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本次港股IPO中,小马智行共计发行约4825万股,每股定价139港元,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同时也是2025年港股AI领域募资额最高的新股。小马智行表示,本次港股IPO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50%将在未来五年用于推进市场进入战略,推进L4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

文远知行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绿鞋前)为8825万股,触发回拨机制后公开发售股份为1765万股,国际配售股份7060万股,每股定价27.1港元,募资总额(绿鞋前)达23.9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其募集资金拟将约40%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栈开发,约40%用于推动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与运营,其余20%分别投入市场拓展及营运资金。

截至发稿,小马智行股价为121.6港元/股,总市值达428.6亿美元;文远知行股价为23.26港元/股,总市值达226亿港元。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

从业务范围看,小马智行的核心业务覆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服务(Robotruck)及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三大板块,目前已在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卢森堡设立研发中心,并向欧洲、中东及亚洲等地拓展产品和业务布局。其不仅是中国首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均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公司,也是中国唯一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开展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公司;文远知行则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个国家(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沙特、比利时、美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应用覆盖11个国家、30余个城市,布局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自动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无人物流车Robovan及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ADAS五大产品矩阵。

商业化被视作悬在每家自动驾驶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命门。从车队规模、营收等方面看,两家公司各自的进展如何?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军自信表示:“小马智行已经站在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夜。”

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354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4亿元),同比增长43.3%;同期研发支出增幅高达64.4%。从运营实绩来看,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已突破720辆,并在部分城市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2025年上半年其Robotaxi收入达32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8.8%,其中,乘客车费收入增长尤为强劲,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实现约800%和超300%的同比增幅。

2025年4月,小马智行三款联合开发的第七代Robotaxi车型正式亮相。其中,基于第七代极狐阿尔法T5及埃安霸王龙打造的Robotaxi车型近期已正式在北京、广州、深圳投入运营。根据规划,该公司将于2025至2026年间推动千台规模的第七代Robotaxi车队在一线城市落地运营,加速实现全无人驾驶服务的商业化闭环。

文远知行透露,其L4级别自动驾驶车队规模超过1500辆,其中Robotaxi超过700辆,与Uber在中东共同运营着中美以外最大的商业化Robotaxi车队,该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部署数万台Robotaxi。

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第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激增836.7%至4590万元,但其增长主要依赖车辆销售等to B业务。

两家公司均为商业化按下了加速键,不过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三年半累计净亏损约45.8亿元,文远知行同期累计亏损则达65.57亿元。尽管文远知行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10.32%,而小马智行同期亏损同比扩大75.07%,但前者历史总亏损额仍明显高于后者。

当前,港股市场已成为智驾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多家智驾相关企业赴港上市,包括激光雷达领域的速腾聚创、智驾芯片企业地平线与黑芝麻智能、ADAS方案商佑驾创新,以及布局自动驾驶数据服务的如祺出行等,形成智驾行业“上市潮”。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轮‘上市潮’将深刻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他认为,随着多家企业在港股聚集,加上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的同步上市,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强的资金支持和信用背书,这有助于其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成功上市不仅为企业带来发展资金,更意味着公司治理和财务结构获得市场认可,这将拉大头部企业与中小玩家的差距。”

在讨论未来3-5年行业竞争焦点时,张翔认为,在“智驾平权”推进和国产芯片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技术、成本与商业化落地能力将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身处激烈角逐赛,Robotaxi技术瓶颈的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仅是起点,前方更横亘着庞大而复杂的法律与配套体系挑战。事故责任如何界定?数据隐私与安全如何保障?保险体系如何重构?这些尚在探索中的法律与伦理框架,如同未知的航域,极大地制约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与商业化进程。

敲钟上市,只是一部漫长商业长卷的序章。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