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日,医药板块沉寂多时后全面爆发,领涨热门概念板块。文中分析了医药板块的新积极因素,包括集采政策或优化、政策层面支持创新、医药行业有望温和增长、估值或处低位区域有修复空间、机构持仓低加仓空间较大以及更多中国药企出海等。同时指出,医药板块兼具必选消费属性和科技创新属性,长期看好。

4月1日,医药板块沉寂多时后全面爆发,领涨万得热门概念板块,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万得热门概念指数日涨幅(前二十)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日期:20250401

尽管4月2日医药板块有所回调,但4月1日的大涨仍令投资者充满期待,希望医药板块能保持势头,再现往日辉煌。

医药板块作为长坡厚雪的刚需赛道,一直备受看好。人口老龄化、AI+医药等因素,使其成为长期投资的优质选择。近期,医药板块还迎来了新的积极因素。

集采政策或优化,政策层面支持创新

1、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市场预期会议可能推进药品集采优化细则。若集采政策优化,传统制药企业的降价压力或将减轻。

2、国家药监局综合司近日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医药行业有望温和增长

展望2025年,中信建投预计医药板块有望实现温和增长。在行业基数得到消化、需求端确定性及政策预期稳定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医药行业将整体走向高质量发展。

估值或处低位区域,有修复空间

自2021年年中以来,医药板块估值水平有所调整,目前估值已进入历史底部区间附近。但产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未破坏,或有向上的估值修复空间。

机构持仓低,加仓空间或较大

据中信建投统计,截至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中医药持仓的持股比例为2.77%,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若市场预期转好,公募等机构投资者加大持仓,医药板块有望获得不菲的增量资金。

更多中国药企出海

近期国内创新药重磅BD交易频繁发生,中国药企的研发质量获得海外跨国药企的认可,或有更多中国资产出海。

除了这些新的积极因素,医药板块保持乐观的理由还包括:兼具必选消费属性和科技创新属性、历史上多次经历熊市但从未一蹶不振、长期跑赢市场、老龄化逻辑仍在、人们对优质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变、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不断出现等。

经过近四年的调整,医药板块能否“王者归来”,我们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资料: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2025年一季度前瞻》20250331

(文章来源:融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