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创年内新高。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爆发,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钢铁、煤炭等反内卷方向集体走强,煤炭板块午后大幅走强。多晶硅、焦煤等多个品种主力合约涨停。市场维持“量增价涨”结构,超级水电概念成领涨主线。

  财联社7月22日讯,市场全天震荡走高,三大指数盘中均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31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大基建方向,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连续两日逾百股涨停。从板块来看,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爆发,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钢铁、煤炭、水泥等反内卷方向集体走强,潞安环能等多股涨停。下跌方面,算力方向展开调整,优刻得等跌超5%。截至收盘,沪指涨0.62%,深成指涨0.84%,创业板指涨0.61%。

  板块方面

  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走强,中国电建、高争民爆、华设集团、易普力、西藏天路、苏博特等个股涨停。消息面上,国家投资建设1.2万亿的超级水电项目日前宣布开工。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雅江水电站新增机械设备需求量可达千亿级。雅江水电站工程规模庞大,投资额达三峡水电站的6倍。根据三峡及其他水电工程项目经验,按10-15%计算工程机械设备总投资,预计雅江水电站设备需求量为1200-1800亿元。考量到本次水电工程高海拔施工,强震带建设,且环保要求下优选新能源和无人装备,相关的设备需求量将更高。

  以下细分方向或值得关注:1)土石方机械:预计本次工程土石方挖填总量可达4-5亿立方米左右,挖掘机、装载机、宽体车等土石方挖填工程设备需求量激增。;2)掘进、破碎筛选设备: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案,可能在施工中采用特殊盾构掘进机+钻爆法,对掘进设备需求大幅提升;3)生产砂石骨料、处理引水隧洞产生的洞渣石料,还需用到破碎筛选设备。

  煤炭板块午后大幅走强,山西焦煤、昊华能源、潞安环能、山煤国际、淮北矿业、晋控煤业等涨停。

  消息面上,近期工信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此外,今日多晶纯碱焦炭、焦煤、工业硅玻璃多个品种主力合约涨停。

  开源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认为,当前焦煤已处于超跌状态。在“反内卷”的政策预期下,炼焦煤的供给端存在收紧的预期;需求端的稳增长政策持续出新,国内经济再转型内循环的背景下,对于地产与基建方向或存在更多支持。煤炭板块具备周期与红利的双重属性,当前煤炭持仓低位,基本面已到拐点右侧,留意布局时点。

  个股方面

  个股层面来看,今日短线情绪持续高亢,连续两日超百股涨停,连板股数量更是达60余只 。从涨停分布来看,依旧紧紧围绕着超级水电这一核心题材所展开,工程机械、盾构机、水利、民爆、水泥等相关细分均涨幅居前。并且较之昨日呈进一步扩散态势,中国交建、柳工等个股也获得了资金的延伸炒作而涨停。显然目前该方向仍处于题材发酵期的无差别抢筹阶段,不过在连续两日放量拉升后,明日市场的承接动能或存疑虑,一旦增量资金不足的话,超级水电概念或将迎来一定的分化。届时那些产业真正受益并且能够带动业绩增量的细分或企业,便是后市聚焦的重点。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均创下了年内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更是放大至近1.9万亿,目前市场依旧维持着“量增价涨”的结构,故只要回调不破5日线,各指数震荡走高的结构便有望得以延续。盘面上来看,随着超级水电概念连续两日与指数共振上行,已化身成为当前市场的领涨主线,那么该题材的延续性,或将影响后续市场整体强弱。

  此外需注意的是,受到资金排挤效应影响,事实上今日个股跌多涨少,不过在市场量能持续放大的背景下,后续大概率不会呈现出单一热点的上涨模式,故当超级水电概念遭遇分化整理,创新药、机器人、AI、大金融(稳定币)、军工等热点方向仍存在着反复活跃之空间,仍可留意在热点轮动中寻找低吸机会。

  市场要闻聚焦

  1、中国核电:拟10亿元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601985.SH)公告称,公司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0亿元。聚变公司目前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前,中核集团持有聚变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后,中核集团将持有聚变公司50.35%股权,公司将持有聚变公司6.65%股权。

  2、深圳:预计年内将有包括“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成果落地

  自《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印发以来,深圳相关部门加强与中央部委的沟通,同时全面梳理相关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情况,充分了解企业的相关诉求。目前,主管部门已与中国证监会相关司局就资本市场支持深圳综合改革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预计年内将有包括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回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成果落地。后续,还将积极调研、广泛收集企业诉求,继续抓好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培育,深化资本市场协同合作。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