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116家集成电路公司2024年业绩数据披露,近九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AI与数据中心等行业需求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复苏,多家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截至目前,科创板116家集成电路公司已全部披露了2024年业绩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近九成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特别是第四季度近七成公司实现营收环比正增长。

在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利好政策、AI与数据中心等行业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集成电路产业延续复苏态势,多个细分领域经营亮点频现。其中,芯片设计领域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净利润同比增长129%;半导体设备公司也延续良好景气度,2024年度营收实现39%的增长速度。

Deepseek快速破圈,算力、端侧企业迎来新机遇

DeepSeek-R1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等特点引发全球关注。中信证券等机构普遍预期,DeepSeek将推动大量AI应用落地,助力中国从“算力追随者”向“生态主导者”转型。未来,随着AI应用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将持续旺盛。同时,在DeepSeek推动下,物联网端侧AI模型小型化和开源化趋势明显,光模块作为端侧AI实现实时交互与数据回传的“隐形基建”,其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科创板算力、光模块、物联网端侧等相关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计算、存储、光模块企业表现突出。

2024年,国产CPU龙头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实现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佰维存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04亿元,同比增长86.71%;实现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ePOP等代表性存储产品已进入Meta、Rokid、雷鸟创新、Google等供应链体系。

光通信公司仕佳光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74亿元,同比增长42.38%;实现归母净利润637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受AI算力需求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公司AWG、DFB、MPO、室内光缆等业务订单量均实现增长。

在物联网端侧领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的持续增长,为芯片设计公司带来了显著的业绩提升。物联网芯片厂商乐鑫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40.04%;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49.54%。智能音频SoC厂商恒玄科技业绩亮眼,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3亿元,同比增长49.94%;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71.7%。

设备、材料制造企业保持增长态势

受益于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上行及国产替代进程推进,设备和材料公司延续良好增长势头。

盛美上海2024年实现营收56.18亿元,同比增长44.48%,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5%。先锋精科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03.7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0.92%。

抛光液企业安集科技、碳化衬底企业天岳先进凭借长期积累,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安集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48.24%、33.64%;天岳先进2024年营收增长41.37%,净利润1.80亿元。

晶圆代工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中芯国际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7%。2025年第一季度指引显示,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8%,毛利率预计在19%—21%之间。

主营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的晶合集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49亿元,同比增长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151.67%。

多家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突破

重视研发投入、促进产品高阶化转型是半导体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共性因素。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116家半导体企业合计研发投入32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17%。

受益于高强度研发投入,多家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突破。华海清科“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推出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英寸CMP装备。天岳先进发布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进一步扩大单片晶圆可用于芯片制造的面积。

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外延式发展,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累计推出20余单并购交易。

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数据及相关机构分析,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