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助力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AI导读:
科创板稳妥恢复第五套标准适用,推动未盈利优质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该标准以“市值+研发”为核心,已助力20家医药企业上市。近期,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回暖,为科技企业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
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资本市场正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力度,为优质“硬科技”企业A股上市开辟新路径。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指出,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将助力更多未盈利优质科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当前,亟需推出示范案例,健全科技企业识别机制,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引导市场理性看待科技企业成长风险,营造包容创新的市场氛围。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含金量解析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以“市值+研发”为核心,不对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设限,专注于“主要业务或产品获批、市场空间大”等条件,为暂未盈利但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上市提供便利。该标准已吸引20家医药类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累计研发投入近300亿元,2024年获批9款新药,其中5款为一类新药。
创新药研发领域素有“三十定律”,即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成功率不足10%。这些未盈利科技企业虽面临研发投入大、业绩兑现周期长的挑战,但研发成果正加速兑现,产业优势显现,多款重磅创新产品推出,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自2023年6月第20家智翔金泰上市后,第五套标准下未盈利企业IPO审核暂停。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标志着科创板深化改革启动,为重启第五套标准释放积极信号。2025年3月,证监会明确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第五套标准适用。
“优质”标准明确是关键
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的前提是明确“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标准。如何精准识别科技企业、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成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必答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硬科技”企业虽未盈利,但科创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广,需设定明确技术标准,根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和科创属性进行专家识别和公众认同。同时,结合行业趋势、市场需求进行行业分析和财务考察,评估科技实力和成长性。
券商投行人士指出,需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包括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市场前景等,结合财务报表、业务发展计划综合分析。
田利辉强调,恢复第五套标准适用将精准滴灌,优中选优,从“利润门槛”转向“技术含金量+商业化前景”双维度评估,实现筛选机制升级,将估值定价权交给市场,倒逼投资者提升科创赛道研判能力。
近期,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回暖。3月11日,傲拓科技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为今年以来首单。
理性看待科技企业成长与风险
科技企业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但成功可能带来爆发式增长。证监会主席吴清呼吁市场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科技企业成长风险,通过科学方法管理风险、获取收益,对未盈利企业上市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
券商投行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应健全针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监管力度,实施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企业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研发进度、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以便投资者科学分析并作出投资判断。
投资者在投资未盈利科技上市公司时,应分散投资、长期持有,摒弃短线投机炒作,陪伴科技企业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