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有序推进,已有4家获受理。监管部门完善配套制度,支持未盈利科创企业发展,9家企业按新标准披露再融资方案。未盈利企业借助科创板加速产业化,总营业收入突破1700亿元,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

6月18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发布满一周年。一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与精准性,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构建适配发展路径。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4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6家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适用新标准,28单科创板并购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受理有序推进

去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6月17日,兆芯集成IPO获受理,这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有4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未盈利企业上市一直是资本市场焦点。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要用好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监管部门从政策制定与审核执行两个维度发力,提升对未盈利企业“含科量”的精准识别能力。

包容性制度持续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一年来,监管部门完善配套制度,支持未盈利科创企业发展。2024年10月,上交所发布“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提升再融资透明度。目前,已有9家科创板企业按该标准披露再融资方案,募资规模近250亿元,其中6家为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迪哲医药成为首家落地的再融资案例。

“科创板八条”还支持科创板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数据显示,政策落地以来,科创板已有28单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未盈利企业借助科创板加速产业化

科创板率先确立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得以在境内上市。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板已支持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优势成效已得到实践检验。2024年,科创板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总营业收入突破1700亿元,净利润同比缩亏36%。其中,已有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

在资本助力下,相关企业正加速产业化进程。百利天恒将ADC药物全球权益授权给BMS,达成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里程碑。面向创新前沿,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助推国家重点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