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AI芯片上市潮: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
AI导读:
科创板迎来AI芯片上市潮,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同时披露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被市场冠以中国版英伟达的称号,但财务数据不容乐观,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尽管面临挑战,摩尔线程仍希望通过上市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攻关创新水平。
科创板迎来AI芯片上市潮的关键时刻。6月30日晚间,国内GPU领域两大创业公司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同时披露招股说明书,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刺。其中,摩尔线程被市场冠以中国版英伟达的称号,此次该公司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与美国芯片管制的双重刺激下,国产GPU站上了风口。然而,行业光环下的财务数据却不容乐观:摩尔线程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尽管“前辈”寒武纪上市曾点燃市场热情,但在资本日趋理性的当下,摩尔线程能否重新激发市场热情还未可知。
“中国版英伟达”
2019年-2020年,半导体国产化的需求愈加迫切,科创板注册制的建立改变了中国半导体企业上市的处境,催生了半导体投资和创业热潮。摩尔线程就诞生在这个节点,同期成立的芯片企业还有壁仞科技、沐曦集成等公司。
摩尔线程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一方面是因为该公司业务与英伟达高度相似,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另一方面,摩尔线程的多名高管均出自英伟达。
过去几年,摩尔线程已经完成多轮融资,股东众多,包括深创投、国盛资本等。但一级市场融资规模有限,摩尔线程需要通过上市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发投入。
至于摩尔线程上市后的表现,同为AI芯片厂商的寒武纪这两年在股市发挥瞩目,但今时不同往日,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已经明显降温,且同期申请上市的AI芯片厂商不只一家。
菁锐智库专家袁博表示,摩尔线程的IPO面临估值压力,难以复刻寒武纪的股市奇迹,除非能展示大客户订单或技术突破。
业绩持续亏损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表示,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过,摩尔线程也承认,无论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还是公司体量方面,该公司与英伟达还存在一定差距。
近几年,AI应用突破引发全球AI算力需求增加,摩尔线程这几年的收入的确实现了大规模增长,2022年-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和4.38亿元。但因为芯片行业的高投入特点,摩尔线程成立以来研发投入高企,致使公司出现大幅亏损。
除了亏损,摩尔线程还面临着一个问题。该公司于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其采购美国生产原材料等产生一定限制。
好在,从营收和亏损额的走向来看,摩尔线程的业绩表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且值得一提的是,摩尔线程的毛利率水平提升明显,已经超过同行的几家。
至于未来的盈利节点,袁博表示,相比寒武纪的ASIC芯片,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等几家国产GPU通用性更强,适配场景更广,但是在政企推理场景,寒武纪和这几家国产GPU企业存在强竞争关系。在训练场景,这几家的GPU均无法和英伟达甚至华为相比。和英伟达对比来看,CUDA生态和技术差距仍是主要瓶颈,目前这几家国产GPU的盈利前景依然主要依靠政策驱动。
此外,随着中国国产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AI技术水平已经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球AI市场亦随之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新时期。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