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森智能股价飙升背后:业绩承压与新业务拓展
AI导读:
豪森智能因与机器人企业合作股价飙升,但2024年度业绩由盈转亏,各业务线新能源领域收入下降。公司正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领域,但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科创板日报》7月13日讯(记者黄修眉)7月8日至10日,豪森智能因与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合作,股价飙升30.72%,至7月11日收盘为22.68元/股,总市值38.1亿元。
豪森智能是智能生产线和设备集成供应商,聚焦汽车行业,涵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自2020年登陆科创板后,股价曾下行,2024年9月底开始反弹,年初至7月11日已涨逾44.55%。但2024年度经营业绩由盈转亏,连续两个报告期亏损。
2024年度业绩由盈转亏
从历年业绩看,营收、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2022年创下近年最高值。2024年度由盈转亏,2025年一季度营收5.059亿元,同比增15.03%,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156万元,亏损扩大502.97%。各业务线新能源领域收入同比下降14.53%,是营收下滑主因。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但仍高于同行可比均值。

股东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尚融创新等股东减持。此外,7月7日公告披露,股东拟在7月30日至10月29日间减持不超过300万股。
拓展人形机器人等业务领域
由于下游行业竞争激烈,拓宽新业务应用场景成为当务之急。豪森智能于2024年11月宣布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并与其他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同交流机器人应用技术方案。正在开发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并探索其与现有产线设备端间的协作。下游车企客户包括奔驰、福特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豪森智能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装配领域经验丰富,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数据及业务预训练。自2024年以来,还拓展了电控智能装配线等新业务领域,并向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拓展。
或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智能生产线行业整体业绩情况不算乐观,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中仅一家营收同比增长。豪森智能感受到整车厂自建电控产线趋势,适时推出电控智能生产线新产品。但截至2024年末,公司产能利用率为49.28%,存在产能过剩情况。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