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开板六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了适配科技创新企业的生态体系。通过‘科创板八条’和‘1+6’新政,科创板在上市、融资、监管等方面深化改革,增强了制度包容性,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更顺畅的融资通道,推动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变革。

  科创板日报》7月21日讯(记者陈俊清)自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以来,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适配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

  六年来,科创板从注册制改革的起点,到“科创板八条”深化,再到“1+6”新政的制度创新再出发,构建了覆盖上市、融资、监管、退出的全链条机制,推动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变革。

  截至2025年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一年来,科创板改革迈入“再出发”新阶段,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能持续提升。

  ▍“科创板八条”全链条改革成效显著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锚定“服务硬科技”的鲜明定位鸣锣开市,包含注册制试点、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创新。随着科创板的不断发展,“科创板八条”应运而生并不断深化,今年是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也是“科创板八条”落地的一周年。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推出“科创板八条”,从发行上市、承销定价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各项改革举措已落地见效,先后出台近20项配套规则,支持披露超100单股权收购;新增发布科创综指等13条指数;近200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111家公司中期分红等。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 “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证监会出台 “并购六条”。数据显示,自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

  “科创板八条”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倡导通过完善分红、回购机制回馈投资者。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有近500家科创板公司累计推出近80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超70%。“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共有371家科创板公司实施分红或送转,现金分红总额达389亿元。

  同一时期内,科创板市场的回购增持表现亮眼:175家公司推出股份回购方案,涉及总金额73亿元;另有超80家公司借助股票增持回购贷款专项政策开展回购或增持,合计金额上限接近90亿元。

  业内认为,在“科创板八条”政策支持下,科创板公司的股权激励、分红、回购三大举措形成闭环。此外,为落实 “科创板八条”,上交所发布相关指引,细化“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认定标准,鼓励科创板公司加大研发。

  据统计,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1680.78亿元,超净利润2.5倍,同比增6.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中位数12.6%,居A股首位。与此同时,科创板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人员24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近3成。

  ▍科创板深化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证监会聚焦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围绕设置科创成长层,科创板开启新一轮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中泰证券分析师张文宇表示,重启“第五套标准”等一系列制度优化举措,目标在于提升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据统计,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0家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且均为属于医药生物行业。据悉,下一步,证监会和交易所将借鉴当前生物医药行业适用第五套标准的做法,结合人工智能等领域产业特点,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等举措,为硬科技企业搭建了价值释放的高效通道,也为更多不同领域需持续投入研发的硬科技企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融资环境。

  数据是体现科创板体现制度包容性有力说明:截至7月15日,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等上市,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已有19家公司的45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方面表示,本次改革通过制度优化进一步增强科创板的包容性、适应性,不代表将放宽IPO审核。证监会仍将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总体来看,证监会这次改革突出一个“稳”,从原则看坚持稳字当头、试点先行;从增强制度包容性的具体举措看,都有严格的限定条件,是在小范围内试点。

  一系列新举措推出后,市场各方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认为本次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1+6”新政助推成长层与标准扩围落地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今年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当天,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继宣布《科创板意见》推出的一个月内,上交所正式发布了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旨在落实《科创板意见》。具体来看,上交所本次共发布了新制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3项业务指引,以及修订的《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等2项业务指南。

  其中,《科创成长层指引》明确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基本要求,将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预先审阅指引》明确了适用情形。《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细化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多名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对证监会推出的科创板“1+6”政策表示认同。该政策核心举措为不同成长阶段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更顺畅的融资通道,解决其 “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 的瓶颈。

  上述人士认为,这一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向“重长期价值”转型,各企业也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借助政策红利实现更好发展,坚信科创板将赋能硬科技企业成长。

  六年耕耘,科创板以制度创新为犁,深耕硬科技沃土;从注册制破冰,到“科创板八条”系统升级;从单一上市包容,到并购、融资、激励全链条“护航”硬科技企业行稳致远。未来,随着“1+6”新政落地,科创板有望将进一步打通“科技-产业-金融”三角循环,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