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日报报道,第二届中欧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上,微软CTO韦青分享AI落地经验,强调文化、流程重构及审辩思维,探讨AI时代挑战与未来趋势。

科创板日报7月25日讯(记者毛明江李佳怡)在今天上海举行的“2025年第二届中欧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上,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发表了《AI落地的次第与机会》演讲。

韦青以微软实践为例,呼吁以审辩思维、系统视角和动态适应力应对AI时代的挑战。技术落地的本质是文化、流程与人性的重构。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主题是“企业走向超级智能未来”,围绕组织架构重塑、场景化、应用落地、AI驱动的转型路径以及未来人才发展的战略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韦青分享内容,当前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大致可分为两类。当前挑战在于,我们习惯于应试教育的“闭卷考试”,而如今进入“开卷时代”的“无人区”。当信息被工业化后,人类正面临“信息肥胖症”。在认知方面,我有三个建议:遵循信息时代的“零容忍原则”;要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反应;选择性学习、逻辑训练与审辩思维缺一不可。

次第:AI落地的阶梯与隐喻

人工智能落地时最大的经验和教训,行业追逐着智能,但却忽略了智能前面有数据,数据前面有流程的再造、流程的标准化,流程的再造之前有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之前则是企业的文化重构。

趋势:动态视角与未来生存法则

首先要有动态眼光看问题。此前,微软提到大家要记住真正现在用的不是底层的英特网,能够被用户感知到的其实是万维网。我做一个大胆的预估,未来几年用户每天打开的将是智能附件。此外,不应过度聚焦于人工智能上,人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总结一下,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人类个体实现“一人企业”,但要注意的是,Agent是工具,人的主体性才是核心。另外,未来“吃狗粮的公司”能够活下来,即全公司啃透AI工具,直面文化、人才、流程、数据的剧痛。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