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引入资深机构投资者制度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AI导读:
7月31日晚,泰诺麦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其披露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情况。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引入该制度,意在借助专业机构眼光精准识别科创企业,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7月31日晚,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诺麦博”)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在招股书申报稿中,该公司披露了股东中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情况,成为首家适用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的企业。
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与商业前景,历来是资本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精准判断投资风险与投资价值?长期扎根市场一线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具有明显优势,比如,产业投资者身处产业链核心位置,对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市场竞争情况、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有着较为透彻的研究。又如,管理资金规模较大且经验丰富的头部机构,对被投企业有着一套相对成熟的识别筛选机制。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意在借助头部风投、产业基金等专业机构眼光,为精准识别科创企业注入市场智慧,是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明智之举,此举有助于科创板更好地发展。
以泰诺麦博为例,其披露的机构投资者为一家资深专业机构。该机构2021年5月入股,在泰诺麦博IPO申报前24个月内持有泰诺麦博3.94%股份。对于尚处于亏损阶段的泰诺麦博而言,上述机构的入股,显然是加分项。
事实上,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已是境外市场一项较为成熟的制度。比如,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和第18C章节的特色之一即“资深投资者”制度。
与境外市场不同,此次科创板改革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小范围试点,而且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审核参考,并非新上市条件或“门槛”。这既保证了制度的灵活性与探索性,又避免了对企业上市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充分体现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监管部门从投资经验、持股时间和期限等维度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也可有效防止突击入股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制度的严谨性与规范性,这对证券要闻领域有重要意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